金管會主委施俊吉,在上週五(12日)閃電宣布請辭金管會主委,讓金融圈一陣譁然,政治鬥爭、代罪羔羊等疑慮紛紛傳出。金管會不到一年就換了三個主委,汰換率之高,令人瞠目結舌。是金管會主委位置不好坐?或是金管會風水不佳?還是金管會該徹徹底底、好好檢討一番?
在中華商銀爆發金融危機,金管會出面接管後,檢討金管會的聲浪不斷,甚至傳出將處分金管會副主委等傳言。但是在塵埃落定前,施俊吉卻主動請辭,成為金管會主委上任時間最短的一任,施俊吉『棄車保帥』、『祭旗』之說不逕而走。
其實金管會最近大小風波不斷,狀況也非常多,除了委員林忠正遭收押、中國信託插旗兆豐金案、接管花蓮企銀、台東企銀,再加上最近的中華商銀事件,顯露出金管會確實在應變能力以及監督金融機構的工作上有缺失,再加上本是金融機構監督單位,卻屢屢發生委員貪污,甚至傳出洩密,讓受監控人物潛逃出國,金管會是到該徹底檢討的時候了。
在主委施俊吉辭職後,繼任人選成為大眾關心的重點,但是平均一年一任的主委,甚至施俊吉創下就任時間最短的主委,永遠都是新人上陣的金管會,該如何負起監督金融機構的重責大任,檢討金管會政策及健全金融監理制度,比換多少任主委更加重要,也不是金管會自評年度績效為99.46分可以了事。
力霸集團的掏空案,正如火如荼的追查中,現在更將矛頭指向金管會官員,涉嫌洩密的可能,讓王又曾有時間可以潛逃出國,更對金管會的形象重重一擊,施俊吉的下台可能只能短暫止血,有人負責下台的舉動,讓民意找到宣洩的出口,但是金管會的公正性以及未來運作,都將是很大的考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