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休閒】
17天內花掉百萬 《百萬小富翁》耐尋味
突顯兄弟個性差異 人性對金錢的拉鋸

記者  張曉宏  報導   2011/01/19  
一袋英鎊考驗一對小兄弟的人性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法蘭克.考崔爾.波伊斯(Frank Cottrell Boyce)對國內的閱聽眾來說有些陌生,但若提到《烽火驚爆線》、《24小時狂歡派對》等幾部電影,影迷就有印象了。考崔爾.波伊斯這位編劇來自英國,除了電影編劇之外,他的第一部小說《百萬小富翁》(Millions)更拿下2004年英國卡內基文學獎。

 

  《百萬小富翁》除了讓考崔爾.波伊斯拿下英國的文學大獎外,事實上,這部小說在尚未寫成之前,是考崔爾.波伊斯和導演丹尼.鮑伊(Danny Boyle)合作的電影劇本,這位大導演的作品包括《貧民百萬富翁》、《猜火車》、《海灘》等國內影迷熟知的作品。

 

  好奇的讀者及影迷或許會將《百萬小富翁》和《貧民百萬富翁》這兩部電影拿來做比較。雖然兩部電影的編劇不同,但在丹尼.鮑伊的執導下,即便《百萬小富翁》是兒少類的作品,丹尼.鮑伊也藉由故事中的小兄弟哥哥安東尼對金錢及人情的世故,和弟弟達米恩構築完美世界的天真執著兩人南轅北轍的差異,來突顯人性對金錢誘惑的種種拉鋸。

 

  作者考崔爾.波伊斯藉由歐盟國家即將加入歐元貨幣系統的時代,打造了一個「英鎊即將絕跡」的虛構背景(現實生活當中,英國並未加入使用歐元);達米恩在母親過世之後,跟著爸爸及哥哥搬到利物浦展開新生活,但有一天卻無意中撿到一袋鉅款,成了名副其實的「百萬富翁」,從此生活完全變樣,夾在「如何在僅剩的十七天內,花完這一袋錢」的矛盾當中。

 

  有趣的是,作者也為這從天而降的意外錢財,鋪陳了一個讓人料想不到的結局,也許稍稍為讀者帶來「有夢想,就有希望實現」的安慰效果。

 

  哈佛人出版社編輯提摩西認為,這是個「看似老梗卻不落俗套」的故事,在各個轉折點都透露出新意和趣味,整體讀起來沒有說教式的沉重,反而形成一個能夠激起反思的現代寓言。

 

  提摩西也透露,《百萬小富翁》雖曾拍成電影,但在台灣並未上映,讀者不妨先讀《百萬小富翁》小說再看DVD,這樣閱讀起來會更能體會作者的各樣構思。

 

  《百萬小富翁》原文小說自出版至今,在誠品書店裡就是原文書暢銷排行榜的常客,如今由哈佛人出版社買下版權出版,更成為「20111月份誠品選書」。想看這部獲得英國卡內基文學獎的讀者,可以至各大書店查詢。

【2011/01/19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50.0%)讚  (5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2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