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許多民眾紛紛收到銀行信用卡的停卡通知,原因在於聯名卡(認同卡)合約到期,不再續約。雖然,信用卡還可以繼續刷卡消費,但是有使用期限,且該卡也不再接受新卡申辦。卡友不免感到相當的不方便,累積的紅利要趕緊兌換,優惠權益瞬然消失,還要想辦法再辦一張其他新卡替代,持卡人要做的事可真不少。
根據VISA「2007年台灣支付卡產業展望」的調查報告中顯示,由於隨着信用卡微利時代來臨,銀行不願再支付高額的權利金來發行及推廣聯名卡,來降低信用卡的投資成本。因此,2007年聯名卡數量將會快速減少。
過去,銀行為了要『衝卡量』,最直接、最有效益的方式,就是與企業、機關團體合作發行聯名卡或認同卡。不但可以吸納該組織的人數,還可以取得專屬的優惠,於是銀行願意付出高額權利金,而企業、團體也樂於利用信用卡提升形象。例如,各百貨聯名卡就可吸收大量血拼族申辦,或是公會認同卡也可讓公會形象提昇。雙方各取所需、都樂此不疲。
所謂『聯名卡』是發卡銀行和一般企業或營利事業合作聯合發行之信用卡,具有商業導向,也多了企業所賦予的各項特殊功能或專屬優惠,以回饋持卡人。如航空公司聯名卡、百貨公司聯名卡、汽車公司聯名卡等。
而『認同卡』則是發卡銀行和非營利事業機構、宗教團體或慈善機關所聯合發行的信用卡。銀行通常會將消費金額的特定比例回饋給此非營利機構,如宗教認同卡、學校認同卡、職棒認同卡等等。
然而,進入後卡債時代,銀行的獲利降低,發卡成本已成為重要的關鍵。因此,對於合約到期的聯名卡或信用卡,即不再續發。持卡人的權益將會有所影響,紅利、現金回饋需要兌換使用,否則就會自動消失。而原先的用卡權益也會因為停卡,而不再享受優惠。所以,持卡人手上還有已停發的信用卡,就趁著年關來個大掃除,清一下皮夾換張新卡,免得到時刷卡被拒,不但掃興更是當場糗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