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年一開始股票市場就給了投資戶一個震撼教育,連續四天跌掉了600點,雖然仍有些人高喊衝衝衝,認為上攻萬點不是夢,不過筆者認為萬點美夢恐怕要再等等了。
物價上漲則是兔年的另一顆震撼彈,原本國營事業竟然要帶頭漲價,經過政府高層關切後才忍住不漲,至於其他民間業者則是答應政府「暫時」不漲。由於這段時間物價波動正在新聞的熱頭上,筆者認為一段時間過後,這些民間業者還是會「悄悄」的漲價。
透過這段日子媒體的宣傳,民眾大概也都體認到物價上漲勢不可免,就算發現業者悄悄調漲售價,應該比較能接受,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通膨現象,才正要開始而已。
有專家學者預估這波物價上漲幅度,有可能高達15%~20%,泡麵一包從8元漲到12元,雖然看起來還不算太貴,但是換算下來卻是漲了25%!如果今(100)年的物價漲幅真的高達15%,假設一個家庭每個月的民生消費是4萬元,15%的漲幅就代表一個家庭每個月民生支出,要多出6000元。
而這6000元是很多家庭目前每個月省吃儉用所能存下的錢!也就是說在薪資收入沒有成長的情況之下,過去原本可以存錢的家庭,將存不了多少錢,原本每個月收支剛好平衡的家庭,就將要開始透支負債!
而這些開始產生透支的家庭,生活真的發生困難時,將會開始動用過去的儲蓄存款,股票市場將會是很多家庭開始拿回現金的地方,所以物價如果持續上漲,股市還能欣欣向榮嗎?
通貨膨脹最簡單的解釋,就是「過多的資金要買過少的資源」,所以物價才會一路往上漲。而政府要平抑物價最簡單的做法,就是從市場上回收過多的資金。
自從金融風暴發生以來,各國皆是採行寬鬆貨幣政策,不巧又碰上全球氣候異變資源短缺,通貨膨脹的發生只是遲早的事。如果各國央行開始緊縮貨幣政策,那麼過多的資金被收回,股市、房市勢必受到衝擊,很多這波因為寬鬆貨幣政策所吹起的泡沫,都將面臨破滅的危機。
去(99)年年底大部分的官員都告訴我們,今年的經濟樂觀看好,兔年一開始看起來卻不是那回事,多多留意這些經濟脈動對自己生活的影響,千萬別被去年那些漂亮的經濟數據給沖昏頭了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