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年後資金回籠,為掌握投資契機,富達國際發表2011年亞洲分析師調查,結果有近八成看好亞洲企業營收,成長率可望達兩位數,但恐怕得留意政策法規、通貨膨脹、競爭環境等三大挑戰。
由於歐美經濟復甦,帶動需求成長,讓以出口為主的亞洲企業成長動力被受期待,尤其是亞洲擁有龐大的內需消費動能與人口,也是決定亞洲企業未來獲利表現的關鍵之一。
根據富達國際旗下72位亞洲分析師,走訪亞洲企業時所獲得的第一手資訊總結後,77%認為亞洲企業今(2011)年的營收成長可望逾10%,而50%更表示預期營業利潤率將超過10%。
富達國際亞太區研究部主管Matthew Sutherland觀察,衡量業績的首要指標為獲利成長狀況,其次為股價表現、銷售量。目前多數亞洲企業都擁有強健的資產負債表,而且資金充裕,將有利於未來運用在支付股利、投資資本支出及併購,甚至進一步增進股東報酬率。
不過亞洲企業同時也面臨三項最大挑戰,分別為政府法規政策、通貨膨脹、競爭環境。Matthew Sutherland指出,29%富達分析師認為亞洲政府可能更積極關注消費者保護等面向,且根據國際金融協會(IIF)資料,各國政府也可能會擴大資本管制的手段來防堵熱錢,將導致亞洲企業獲利的不確定因素。
另外,企業對營收的高度預期,雖然會連帶使今年市場表現看旺,但薪資及原物料價格的大幅上揚,不僅造成通貨膨脹壓力升溫,更進而使得企業利潤縮減。
Matthew Sutherland並提到,以美國為首的成熟國家經濟復甦狀況,仍是觀察重點,當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不斷擴增產能之際,歐美國家的需求必須復甦,才能協助消化這些新產能,維持亞洲成長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