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100)年冬天冷颼颼,許多民眾都添購羊毛衛生衣保暖,但消基會與標檢局抽驗市售十五件商品,卻發現有高達六成的中文標示不符規定,更有其中四件實際纖維成分與標示不符,皆超出3%許可誤差範圍,必須立即下架改善。
這次抽驗的十五件羊毛衛生衣樣品,都是於高雄地區的百貨公司或大賣場購得,價位介於新台幣249元至1,422元。而檢驗項目包括「游離甲醛」檢測及「中文標示」檢查。
在「游離甲醛」檢測部份,十五件商品全數符合國家標準要求,但在「中文標示」檢查,卻有高達六成不符規定,包括未標示產製者或進口者名稱、電話、地址、未以中文標示生產國別、纖維成分,以及纖維名稱未以慣用名稱表示等。
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,其中更有一款在大伊統百貨購得的「Lofan」羊毛衛生衣,完全沒有中文標示,還發現部份羊毛衛生衣的纖維成分標示為「保暖紗」,但這並非標準或慣用名稱,消費者無法清楚瞭解實際材質,廠商應以完整名稱標示。
另外,根據「服飾標示基準」規定,纖維成分分量百分比許可差,應在上下3%以內,可是檢驗後有四件實際纖維成分與標示不符,落差最大甚至有7.6%之多,有名不符實的嫌疑。
蘇錦霞強調,羊毛衛生衣的保暖效果,取決於羊毛纖維成分分量的比例,因此若業者標示的羊毛纖維成分分量與實際情況落差過大,等於是欺騙消費者,必須立即改善。
目前這些不合格案例,都已要求生產、製造或進口商下架回收,並限期改正。蘇錦霞建議消費者,挑選羊毛衛生衣時,除以手觸摸檢視布料質感外,也可以嗅覺檢查,如有刺鼻異味請勿購買。另外,還要注意洗燙處理方法,避免羊毛衛生衣因縮水問題,而造成消費糾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