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處統計2月物價概況,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.33%,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3.46%,物價看似平平,但實則暗潮洶湧,因為商品類上漲2.52%,漲幅超過CPI,而且其中以家庭日常用品為主的非耐久性消費品漲幅,已經高達3.42%,消費者深切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。
2月CPI年增率1.33%,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後的核心物價漲幅0.8%,與1月相同,顯然食物類、能源類的物價漲幅明顯。CPI的七大類指數均上漲,又以食物類漲幅2.69%最大,因為水果、水產品、肉類的漲幅都很大。
觀察食物類細項,穀類及其製品上漲2.59%,例如麵粉、水餃皮上漲約6%,泡麵漲5%;肉類漲4.09%,其中的全雞上漲約9%;水產品漲6%,其中的鯧魚漲26%、虱目魚漲12%,漲幅明顯。食物類中,蔬菜價格雖然比較穩定,但是其中的大蒜,還是明顯漲價;價格走跌的只有蛋價,因為產量過剩,價格下跌。
至於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家外食物部分,漲幅只有0.63%,但是中西大不同,中式早餐就漲了將近3%,到中式餐廳吃合菜,一道菜平均也上漲了1.32%,相對之下,西式速食就顯得窩心,因為有促銷活動使得價格反而下跌了1.11%。
2月躉售物價指數上漲3.46%,主要是因為油品、化學材料、基本金屬及進口鐵礦砂價格持續高檔,與電子零組件報價下跌,交互影響所致。國產內銷品漲5.67%,進口品漲6.5%,出口品跌1.81%,與去(99)年同期相比,今(100)年2月新台幣對美元升值9.36%,有效抵銷進口品漲幅,如果剔除新台幣匯率變動因素,進口品以美元計價上漲16.4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