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達人專欄】
【維特專欄】捐款流向何方 比照企業公開帳目
慈善機構應受監督 建立公開透明機制

作者  維特         2011/03/22  
慈善機構的募款,應該清楚公布詳細的帳目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這兩年只要有大型災難發生,電視台一定會製播募款節目鼓勵民眾捐款,這次日本大地震後依然不例外,網路上有人開始提出這些慈善機構的「中間段」該有幾%?也就是這些機構的一般正常支出該占這些善款的幾%?因為慈善機構的一些支出也是來自於民眾的捐款,如果比例占的太高將會導致非議。

 

  但是多年以來,社會大眾對於這些單位是寬容的,不曾要求公布詳細的帳目,這種現象跟捐款給宗教單位是一樣的,其實每位捐款人都有權知道自己的捐款流向何方,才不會讓自己的愛心用在不該用的地方。

 

  慈善機構跟宗教單位的募款原理是一樣的,這些單位都沒有自己賺錢的能力,靠的是民眾的愛心捐款或供養,台灣幾座著名的廟宇及慈善機構每年所收到的錢,可能比一些上市公司的營收還要高。

 

  面對這麼龐大的金額,依照人性的觀點來看,只要有錢的地方就會有爭議,但由於這些是慈善單位或宗教團體,所以大部分的人並不敢或不好意思,去追究金錢的流向。不過,當我們看到某些宗教團體也設立電視台,而且建築物蓋的一棟比一棟豪華,難道這是所有捐款人所願意見到的嗎?

 

  曾經有某個慈善單位離職的員工出面爆料,該單位編列了員工募款的獎金,也就是員工募到了一定程度的款項,就可以獲得部份獎金,那個單位當然是出面否認,但是卻也沒有提供詳細的帳目供社會檢驗,這則新聞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。

 

  要解決這種現象,筆者認為大家的觀念要改變一下,要體認到慈善或宗教也是一種「事業」,只不過他們所提供的服務是把錢分配到有需要的人身上,把它視為事業來經營,就會產生一些管銷費用,如果從中發生了一些人謀不臧的事,那就只好當做自己遇到了黑心商店,下次不要再跟他往來。

 

  同樣的,這些慈善單位也需要比照企業把帳目公開,讓多數的人去判斷這樣的帳目合理與否,如此一來才可以建立慈善單位與社會大眾的互信,否則現在都只能靠著台灣人敦厚的個性「相信」這些單位,這是一種鄉愿的態度。

 

  隨著不同的天災越來越多,人民的捐款也會越來越多,這些愛心也是需要受到監督,如果捐款的流向能夠有套公開透明的準則,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捐助這些單位,也將能幫助更多的人。

 
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

【2011/03/22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66.7%)讚  (33.3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3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