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節前夕,經濟部標檢局抽驗市售童鞋可塑劑含量,竟然近5成超過標準值,中文標示不合格的也有7成之多,兒童穿鞋的安全,受到廠商嚴重的忽視。
標檢局抽驗市售21件童鞋進行檢測,其中10件的「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含量」,不符0.1%以下的國家標準,含量從5.8%到42.2%都有,最高超標了420倍。6種可塑劑含量達42%的童鞋,是購自京華城GMP BABY專櫃的豆芽成長休閒鞋,製造商是台灣的昕承公司,中文標示雖然符合規定,但品質卻是嚴重傷害兒童健康。
21件樣品中,只有5件是品質符合國家標準,且中文標示也符合規定的商品,合格率僅有23%,低得可憐。這5件商品是分別是:台灣優生公司生產的優生短筒學步鞋、安瑋企業生產的海綿寶寶鞋、台灣康貝公司進口的機能幼兒鞋、愛的世界生產的祕密花寶寶鞋,以及創信公司生產的Baby Mickey寶寶鞋。
標檢局表示,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,進入體內後會形成假性荷爾蒙,影響身體內荷爾蒙量,進而干擾內分泌機制,對懷孕期胚胎、成長初期,以及嬰兒的影響頗大。
對於可塑劑含量超標的童鞋,依照消保法,要求業者回收並限期改善、銷毀或退運,企業經營者如果違反,依法可處罰6萬以上、150萬以下罰鍰,並得連續處罰。
中文標示不符的部分,通知生產、製造或進口商改正,屆期不改,罰鍰2萬以上、20萬以下,得連續處罰至改善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