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2011)年第一季的投資市場,在天災、動亂、戰事不斷影響下,多頭走勢屢屢受挫,雖然全球景氣仍有復甦力道,但投信業者建議,投資策略可改採「三管齊下」,包括瞄準「成熟國家」;「抗通膨」概念的能源、原物料、REITs基金;基本面優異的中國和巴西。
由於歐巴馬政府強力作多下,美國景氣持續增溫的跡象相當明確,預期到六月底聯準會QE2結束前的第二季,美股在景氣復甦力道優於預期、通膨壓力仍輕、資金寬裕下,仍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流入,美股基本面相當堅實,正處於經濟數據強勁復甦及政策干擾空窗期的投資「甜蜜期」,大中小型類股皆可做為核心配置標的。
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,去(2010)年表現搶眼的新興市場,今年隨著高速擴張的經濟表現,通膨壓力也向上攀升,高漲糧食價格更加深新興國家的壓力。
而且中東地緣政治情勢持續動盪,也推升國際油價登上百元大關,對新興市場而言,民間消費力道勢必會因為油價上揚,而受到負面影響。
穆正雍指出,油價高揚下,「抗通膨」投資標的在第二季不可或缺,主軸圍繞在「能源」、「原物料」相關市場,除了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和印尼等單一國家,「REITs」在景氣升溫的環境下,也是穩健抗通膨標的。
另外,新興國家中的中國和巴西,自去年以來分別升息四次和三次,透過升息手段來抑制通膨,卻也同步壓抑股市表現。由於股市在底部盤整已久,預期第二季已是升息的尾聲,投資人可以在第二季伺機進場布局,待通膨自高點回落,股市底部浮現,這兩個國家有機會率先演出反彈,帶領新興亞洲和拉丁美洲擺脫盤整格局。
至於債市部分,穆正雍建議可留意高收益債券的投資機會,觀察今年一月並無高收益債券出現違約,是2007年六月以來首見,顯示低利率環境與企業獲利復甦,已造就出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大幅降低的投資環境。
第二季各資產類別展望與建議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