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連續假期後,外資維持放假前買超態勢,統計放假前一周至今,外資加碼台股將近500億元,成為這波推升台股走強的主要動能,讓台股一度站上8900點之上,並且收復所有均線,上週加權指數收在8894.54點。
而外資的淨流入也將台幣推升到波段新高,進入3月營收公布最後倒數,群益投信認為,短期營收會是影響股價主要因素,而接下來在台幣強漲下,資金可能持續在傳產股中尋找標的,短期將是盤面主流。
告別第1季劇烈震盪的行情,第2季台股將進入電子傳統淡季,此一時期通常缺乏特定題材提振,因此第2季股市表現較為清淡。統計過去40多年台股數據,第2季、第3季加權指數平均漲幅分別為3.6%、2.3%,低於第1季、第4季的9.5%、4.1%。
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,展望第2季台股大盤,加權指數在農曆年前來到9145點的相對高位後,投資人居高思危的心理,加上資金面、技術面等情勢,以及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(如電子供應鏈利空、歐債問題等),預期盤勢可能在年線上方進行震盪整理。
吳文同並認為,面對第2季偏整理的盤勢,投資人若以不同的角度思考,將會發現不同的投資契機。而第2季台股的主要影響因子多屬於季節性、資金面及技術面等短期因素,但現階段不僅海內外經濟基本面情勢持續好轉,而加權指數的本益比、本淨比分別在12.9倍及1.9倍,處於合理或偏低的水準,因此股市若因短期利空因素出現的回檔修正,均為不錯的中長期進場時點,建議投資人在第2季投資時應把握此一原則。
回顧去(99)年上半年台股大盤向下整理階段,指數高低點差雖近1500點,但利多題材個股並未因此受到埋沒,像是玻陶、航運、貿易百貨及電子通路等產業均有不錯的表現。
吳文同進一步指出,就單季的投資操作來看,投資人應特別關注產業個股的挑選。目前盤面上可見之投資題材除了高股息個股外,日本震災激發全球政府重新審視核能政策,潔淨能源再度成為市場新的焦點。台灣不僅在太陽能、LED照明等具有產業利基,原油市場在第2季開始也將逐漸進入旺季,可望進一步推升潔淨能源的投資價值。
另外,電子股偏弱可能將資金引導往傳產及中概題材;傳產股主要將受惠台灣失業率續降、日本產能中斷導致石化上游原料缺貨等因素;中概股則是聚焦在登陸或兩岸開放題材,如金融、航運、觀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