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外匯存底續創歷史新高,下月可望突破4,000億美元!中央銀行5日公布最新外匯存底數據;四月底外匯存底為3,995.41億美元,較三月份增加69.15億美元,再度締造歷史新高記錄。
根據央行統計顯示,我國外匯存底世界排名維持第四大,僅次於中國大陸、日本、俄羅斯,距離4,000億元大關僅剩下半步之遙。
央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指出,四月外匯存底增加,主要是受到歐元等主要貨幣兌美元升值,折成美元後,金額增加;再加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。
除此之外,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的立法委員們,5日上午專程前往央行存放黃金的文園視察。央行指出,目前黃金庫存量大約423公噸,大部分都是央行在70年到78年間買進的,當初購入成本平均每盎斯363美元,以黃金的現值來估算,央行庫存黃金約增值159.7億美元,市價約196.05億美元。
央行數據顯示,3月底台灣的外匯存底為3,926.26億美元,黃金持量1,362萬盎斯,黃金占外匯存底的比例為4.76%,高於亞洲鄰國日本、中國大陸、新加坡與南韓。央行意指暫時不考慮再加碼買進黃金。
另外,針對韓國央行考慮利用部分外匯存底,投資在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證券,讓外匯存底的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。林孫源表示,台灣沒有跟中國大陸簽署貨幣清算協定,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,所以外匯存底仍以持有美元為主。雖然美元目前弱,但大家還是用美元做交易媒介。
林孫源進一步指出,就算沒有兩岸貨幣清算協議,至少也需要簽定換匯機制,取得足夠的人民幣貨源,才能投資人民幣商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