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達人專欄】
【維特專欄】少子化棄女嬰 經濟壓力副作用
重男輕女觀念仍在 養不起小孩怪現象

作者  維特         2011/05/17  
台灣社會少子化現象,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危機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台灣目前除了生育率不斷下降的危機之外,新生兒男女比例的失調,也是隱憂之一。日前媒體報導,根據統計機率概算,去(99)年大概有3,000名女嬰被「墮」掉,初見這個新聞的時候,我只覺得新聞又在胡說八道了,台灣目前重男輕女的現象已經減緩不少,怎麼可能還有那麼多女嬰被處理掉?可是靜下來仔細想一想,現在很多父母都選擇只生一個小孩,某些家庭如果還有很深的「傳宗接代」的想法,那麼選擇不留女嬰是有可能發生的,原來在台灣進步的表象之下,「重男輕女」的觀念還是無法根除。

 

  不要女嬰只要男嬰的現象,普遍發生在中國大陸,由於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,所以很多家庭只要懷了女嬰,就會選擇人工流產,非要等到確定是男嬰才會生下來。過去因為經濟不好,中國國家資源只補助一胎,超過一胎不只要罰款,而且各項優惠幾乎都沒有,在那樣的情況之下,很多家庭只能做出只留男嬰的痛苦決定。

 

  這幾年中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,許多大陸人開始有錢了,也就不管「一胎化」政策,反正只要自己有錢養得起就好,也不用靠國家幫忙,所以只留男嬰不留女嬰的情況,開始慢慢獲得改善。

 

  台灣卻是反其道而行,因為物價、房價拼命上漲,大多數人開始覺得養小孩是沉重的負擔,因為經濟因素的關係,許多父母「自動」奉行「一胎化」政策。既然只要生一個,在傳統傳宗接代的壓力下,台灣似乎逐漸走向過去中國的老路「只要男嬰,不要女嬰」,只能說這一切都是面臨龐大經濟壓力下的社會副作用。

 

  這兩年社會探討最多的,就是為什麼人民薪資無法上漲,過去我們認為就算收入無法增加,至少可以求得溫飽,勒緊褲帶也是可以過日子,可是因為經濟壓力所帶來奇奇怪怪的現象卻開始出現,少子化演變而來的棄女嬰潮就是一例。相信這些父母也是有苦衷,如果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,有誰會願意去剝奪一條寶貴的生命?

 

  民國670年代的時後,正值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,每個家庭最少都生2個小孩,沒有少子化的現象,而這10年台灣薪資水準呈現倒退,少子化的現象才浮出檯面。

 

  要讓每個在媽媽肚中的小孩都有生存的機會,除了要逐漸根除重男輕女的觀念之外,最重要的還是國家要提供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,當每個家庭都能「養得起」小孩的時候,這些怪現象自然就會消失了。

 
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

【2011/05/17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75.0%)讚  (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25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4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