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國人海外旅遊的旺季,卻也是疾病好發的季節,目前東南亞地區登革熱死亡病例已破百人,國際監測機構評估今(2011)年疫情將比往年嚴重;亞非地區頻傳狂犬病死亡案例;中國、香港則相繼傳出腸病毒疫情。民眾出遊前應做好防護措施,並注意應變資訊,才能安心遊玩沒煩惱。
氣候回暖,病媒蚊活動漸趨活躍,東南亞地區逐漸進入登革熱的好發季節,寮國已通報326例、新加坡1,275例;柬埔寨491例、4例死亡;馬來西亞7,008例、12例死亡;越南11,287例、8例死亡;菲律賓高達18,885例、115例死亡。截至4月,我國37例登革熱病例中,即有22例為境外移入,全都來自東南亞國家。
疾管局指出,國際監測顯示部份東南亞國家今年疫情可能比往年嚴重,民眾若前往探親、旅遊或工作時,應做好防蚊措施,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、塗抹防蚊劑,回國後如有發燒、頭痛、出疹、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,應儘速就醫,並告知旅遊史,作為醫師診治參考。
同樣需提高警覺的還有高致死率的狂犬病,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,全球每年約有55,000名狂犬病死亡案例,以亞非國家佔多數,而印度、中國也相當嚴重,每年死亡人數超過3萬名,印尼峇里島自2008年至今年5月13日,狂犬病累計死亡數已高達147個案例。
疾管局表示,民眾若計畫前往上述地區,可提前1個月諮詢醫師,評估自費狂犬病預防接種的必要性,在當地則需小心防範被貓、狗、猴子等溫血動物咬抓傷,如不幸遭咬抓傷,應立即以肥皂、水清洗傷口15分鐘,再以優碘或70%酒精進行消毒,回國並向機場篩檢站通報。
計畫攜帶孩童出遊的家庭則需注意腸病毒盛行地區。目前中國內蒙古已進入好發季節,發病率直線上升,通報病例近600例,尤以呼和浩特市、烏海市、鄂爾多斯市等地居多。香港也傳出16例感染個案,患者平均年齡介於2個月至7歲間,其中1名男童則因併發腦膜腦炎而死亡。
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,父母應避免幼童進出擁擠的戶內場所,在外出期間要經常洗手,尤其吃東西前、如廁後更需加強洗手,並盡量減少與高風險群接觸,像孕婦、新生兒、幼童等,且要時時注意幼童均衡飲食、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增強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