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消費】
塑化劑毒飲恐長達5年 消基會:昱伸把錢吐出來
成立消費者保護基金 加強食品履歷制度

記者  林惠琴  報導   2011/05/25  
塑化劑毒飲事件已讓消費者不敢喝運動飲料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塑化劑毒飲事件愈滾愈大,問題起雲劑不但在市面上流通長達5年之久,販售對象更擴及東南亞各國,簡直是台版「三聚氰胺毒奶」事件。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爆發,消基會認為相關單位應盡速建立「消費者保護基金」,加強落實「食品履歷制度」,並向不肖業者課徵金額,強迫吐出不法所得。

 

  衛生署查獲「昱伸香料公司」在合法食品添加物中,違法加入恐致癌的塑化劑DEHP,供應流向囊括盛香珍、台海洋深層水、台灣比菲、悅氏、香吉士、鮮茶道、長庚生物科技等國內大廠,甚至外銷到菲律賓、越南、上海、香港等地,危害層面難以想像。

 

  根據檢方初步調查,昱伸成立於1994年,研判5年前就已販售問題起雲劑,下游廠商名單遍及全台,儘管廠商、通路業者緊急下架回收問題商品,並接受民眾退貨,甚至是喝過的、只剩空瓶子也能退貨,但這5年間消費者吃下肚的污染食品,恐已危害國人的健康。

 

  雖然業者聲稱不知起雲劑內含有塑化劑DEHP,但消基會指出,有毒食品流入市面已是事實,長達5年內的獲利顯然不合理,政府應參考日本課徵金制度,將業者獲取的不當利益處理為徵金,讓業者將不法收益吐出來,消費者的權益才能受到保障。

 

 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,3年前「三聚氰胺」毒奶事件爆發之初,消基會就曾聯繫消保會,要求盡速建立「消費者保護基金」,一旦類似事件爆發,即能動用基金立即清理、收購問題成品或半成品,並向廠商求償,以避免不知情的消費者繼續使用,但3年過去了,仍未設立相關機制。

 

  蘇錦霞進一步指出,雖然衛生單位積極循線追蹤問題商品,並持續公布不合格名單,但從一波波的查驗過程,再到告知消費者含有塑化劑違法品的名單,仍有一段空窗期,民眾還是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,因此目前未遭查獲的下游廠商應主動下架,避免危害消費群眾。

 

  塑化劑毒飲事件誠如「三聚氰胺」毒奶事件的翻版,影響層面廣大,一時間消費者人心惶惶,短期內可能不敢飲用相關商品,讓合法業者也蒙受其害,為了保障合法業者的權益,消基會呼籲,衛生單位應加強落實「食品履歷制度」,提供食品原料、製作過程等資訊,作為民眾選購的參考。

【2011/05/25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83.3%)讚  (16.7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6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