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某個客戶,有個生長遲緩的小孩,為了這個小孩的黃金復健期,他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,專心帶小孩,家中的經濟重擔幾乎落在老婆身上。許多人曾經質疑他的決定,大家都認為一個大男人應該負責在外賺錢,況且他過去的收入也不錯,但是他從來不為自己辯駁。
五年過去了,他的小孩也要進入幼稚園就讀,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進步,他說過去的付出總算有了代價。最近他跟我說,當初他也想選擇在外賺錢,把小孩丟給老婆照顧就好,但是他發現帶生長遲緩小孩的辛苦,不是旁人所能想像的,所以他才決定把這重責大任扛下來。因為少了他這一份收入,所以他家的生活方式也做了180度的調整,全家人一起為這孩子努力。
我這朋友以前的年薪大約將近百萬,與老婆加總的家庭年收入大約在140萬左右。當他決定回家帶小孩的時候,存款約200萬,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維持大約兩年原本的生活品質及方式。
但是他卻不這麼認為,因為孩子復健的過程中,可能會多出額外的花費,所以他要把每分錢都省下來用在孩子的身上。除了房貸沒辦法節省之外,生活上其他各方面,他都做了極大的轉變,以前買衣服一定都是去百貨公司,現在網購的百元便宜T恤變成他的最愛;以前每週全家都要出去享用大餐,現在改成2個月一次;其他時間不是自己下廚,就是吃夜市或路邊攤;他還有個5年就要換車的習慣,現在他的車已經開了12年,還是沒有換車的念頭。
再來,他設立了個人工作室,憑藉著過去在職場的人脈接些小案子做。由於他週一到週五都要陪著小孩上課復健,所以他都是趁著週末工作,雖然收入不多,但是每天他跟兒子的吃飯錢也有了著落,就這樣他撐了5年。
這五年來週末的工作時間,就等於他的休閒時間,嚴格說來他這5年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,直到今年暑假他的小孩終於要進入一般的幼稚園就讀了,他的付出及努力,開始有了結果。
筆者的朋友說,他能夠撐過這五年不是他很有毅力,而是因為全家人共同面對的結果,他的另一個小孩會陪著生長遲緩的弟弟一起玩、幫忙復健,老婆一手撐起了家計獨自承擔經濟壓力。在全家人齊心的努力下,順利的撐過了孩子復健的黃金期,如果你家也有需要長期照護的家人,一定要齊心樂觀面對,錢沒了還可以再賺,家人卻是我們一輩子的寶貝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