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100)年大學指考結束,在等待放榜的日子,有不少包租公、包租婆已「摩拳擦掌」準備搶攻學生租屋市場。根據調查,目前全台學子平均租金預算為5,300元,其中學歷越高租屋預算越多,研究生與博士生因為經濟來源穩定,租屋預算比大學生多1,000~2,000元,且科系也跟租金行情有很大關聯,「設計學院」、「醫學院」學生預算達6,000~8,000元;「理工學院」或「商學院」學生預算卻僅有2,000~3,000元。
大學城物件因為生活機能佳,又有充沛的學生族群支撐消費力道,在市場上本來就極具搶手度,現在更有不少人看準投資效應,搶進學區當包租公。但想當個「全勝房東」除了得注意學區租屋市場的產業脈動外,掌握學生身分、年齡、性別、科系等預算,更能提升學生承租率,讓收益穩定度增加。
Housefun好房網調查發現,學生學歷越高租屋預算越多,碩、博士生每月租金最高上限為6,000元,比起平均值5,300元還多700元,也比大學生4,000~5,000元多出1,000~2,000元;國立或是私立學生對於租金預算同樣有所差異,私立大學大學生租金上限為5,000元,比起國立大學大學生上限4,000元,反倒整整多出1,000元。
HouseFun傳媒中心地產召集人李建興表示,「學生身分」關係到租金預算高低,主要是因為研究生、博士生通常已有兼職或是正職工作,經濟來源相較大學生打工或工讀來得穩定。而為了做研究,研究生、博士生通常也需要較獨立安靜的空間,因此多數會選擇租金較高的套房,租屋預算會比大學生多1,000~2,000元。
至於租金差異顯現在公私立學校上,主因是私校宿舍租金原本就比國立的高,對應到周邊外宿房間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高,使得私立大學大學生會多花1,000元預算來租房,因此包租公、包租婆投資私立學校比投資國立學校還要划算。
另外,包租公、包租婆也能以「學生就讀科系」為目標族群。目前每月平均房租最高為「設計學院」的8,000元,其次為「醫學院」6,000元,而最低為「商學院」2,000元、「理工學院」3,000元,就每月租金投資效應來說,設計學院比起商學院還多出四倍。
李建興指出,設計學院學生比較重視美感,個性浪漫不在乎金錢,因此有可能多花預算來承租設備不差的房間。「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」的醫學院學生家長為栽培孩子,寧願多付一點錢,也不願孩子住得不好而影響學業,因此口袋租金價格也較高,而且醫學院學生比一般大學生就讀年限還要長,租給醫學院學生還能拉長續租率。
各科系學院學生每月房租預算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