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售生鮮蔬果經常標榜生機、現採、產地直送等,來吸引民眾購買,但新北市衛生局針對各大通路販售的生鮮蔬果進行調查發現,13件樣品中,有1件檢出農藥「賽座滅」(Cyazofamid)的含量超標,不合格率達7%,長期食用恐導致皮膚過敏,甚至可能對腎功能造成危害。
日前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生鮮蔬果的農藥殘留情況發現,產自雲林的高山大黃瓜殘留農藥超標。為了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的安全性,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再度於今(100)年6月間,針對各傳統市場、超市、大賣場、農產公司等場所販售的生鮮蔬果,進行農藥殘留情形的抽檢。
然而抽檢結果再度發現,在13件抽驗的樣本中,有1件產自雲林西螺的白莧菜,檢出殘留有農藥「賽座滅」,殘留含量為0.33ppm,明顯高出「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」所規定應低於0.01ppm的準則,整體農藥殘留過量的不合格率約7%。
目前生鮮蔬果易殘留的農藥種類包括殺菌劑芬普蟎、賓客隆、嘉保信、賽座滅、達滅芬、三泰芬,殺蟲劑達馬松、毆殺松、納乃得、芬普尼、亞滅培、陶斯松等,除了達馬松、納乃得、陶斯松不得使用於小漿果類、大漿果類、核果類,其他均可在合於規定的範疇內限量使用。
但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,食用賽座滅,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生過敏性發炎、黏膜受到刺激等生理病變現象,甚至於會出現噁心、嘔吐等不適症狀,雖然並不是致癌物質,但若長期食入體內,一旦累積過量,仍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,影響身心健康。
新北市衛生局指出,殘留農藥含量超標的違規商家,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,處以6至30萬元的罰鍰。而民眾選購蔬果時,最好選擇具有CAS或吉園圃標誌的商品,並可透過去除外葉、沖洗蔬菜、摘除根部等方式,減低農藥的殘留,同時加熱烹煮可使農藥分解,炒菜時將鍋蓋打開,則可讓農藥隨蒸氣而揮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