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重挫,拖累全球股市,台股上週單週暴跌791點,收在7853點。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,融資賣壓已在消化中,不過美國債信遭降,投資人須靜待市場恢復理性、國際股市回穩,再依基本面和價值面等做為投資判斷的依據。
美國參、眾兩院協商舉債上限與赤字刪減法案過關,讓美國國債違約擔憂暫時解除。但受表現疲弱的歐美經濟數據影響,國際股市走勢持續震盪,加上外資賣超動作,累積上週以來已經賣超逾386億元,連帶拖累台股。
雖然8月以來,台股下跌9.15%,不過包括先前已反映價格下滑的鋼鐵股、具防禦性的電信股、具中國收成概念或旺季效應支撐的電子通路、資訊服務,以及受惠大選政策可望偏多的金融股等,跌幅都相對較輕,不到6%。
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副總經理暨第一富基金經理人黃世洽表示,這波股市大幅回檔,主要由於近期的歐美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所引起,讓全球股市再度陷入經濟前景不明的擔憂中。短線上因市場急挫,使得部分融資賣壓出籠,但因在這段股市向下修正的過程中,慎防賣壓仍需要時間消化。
黃世洽並指出,若從外資或長線資金動向來看,外資今(2011)年以來迄今已呈現淨賣超,顯示部分外資自歐債、美債問題發生以來,已陸續提高現金部位,態度上是希望靜待企業財報或重要經濟數據或財政貨幣政策明朗後,再決定接下來的投資方向;長線資金則有陸續開始留意市場介入時點。
在後續觀察指標上,黃世洽認為,在市場信心面上,由於國際股市走勢震盪,外資近期賣超動作也相對較大,故短線上未來需留意,歐美國際股市何時回穩,台股融資餘額消化狀況、台股量縮測試底部情形,以及外資近期買賣動作。
黃世洽分析,在經濟數據或各國財政及貨幣政策方面,投資人接下來則可先留意8月9日召開的聯準會結論,是否有釋出提振經濟或市場信心的談話或政策,如QE3等;將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如CPI等,也是重要觀察指標。接下來再追蹤歐美經濟數據之後的表現,作為判斷未來歐美景氣復甦的動能強弱。
展望未來,黃世洽建議,預期短線上市場仍將震盪,加上強勢股已在補跌,籌碼面仍在整理消化。在靜待市場回歸理性的過程中,選股策略上可優先留意「3低股」,包括融資餘額較低、財務相對健全或負債比低,以及本益比較低的投資標的,並趁勢檢視基本面和價值面,汰弱留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