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2011台北鳳梨酥文化節」將於8月17日在花博爭艷館登場,今(2011)年不但結合台灣食材稻米及鳳梨,而且鳳梨酥大賽的參與選手從台北市擴充到全國各地的好手,讓報名店家數創下歷年之最。
在台北市創造黃色旺來奇蹟的伴手禮「鳳梨酥」,受到台北市民和觀光客的喜愛,鳳梨酥的口味也推陳出新,過去曾有以健康低卡為訴求的全麥鳳梨酥,今年更是把稻米當主角,以花蓮富麗米為食材,讓各個店家發揮創意。
鳳梨酥文化節今年以鳳梨酥大賽、鳳梨酥達人賽、月餅比賽三大賽事為主軸,共有96家業者報名參賽,創下歷屆最高紀錄,比賽分為傳統鳳梨酥組及創意福稻鳳梨酥組。
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國榮表示,這次創意鳳梨酥組首度由本土稻米為食材,以米取代部分麵粉製成餅皮,或以米入餡,業者所使用的鳳梨餡也限定使用台灣產鳳梨、鳳梨果肉需佔20%以上,希望把台灣食材和鳳梨酥金磚一起推向國際舞台。
德麥食品技術總監何文信分析,消費者的口味正在轉變,過去民眾不愛吃有嚼勁的鳳梨餡,所以改以冬瓜餡代替,現在又恢復偏好「吃的到」的鳳梨餡,所以以新鮮鳳梨製做的鳳梨酥,又重新回到市場。
鳳梨酥幾乎是每位觀光客來台指定必買的伴手禮,已經成功帶動了台灣烘焙產業,成功行銷台北觀光。從每年20億市場成長到現今超過200億的商機,不但創造出另類的觀光產值,而且烘焙界的指標性競賽鳳梨酥大賽,更是以多元化的創意食材,賦予鳳梨酥全新定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