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習慣手機不離身,出國時也會自然而然使用國際漫遊服務,但模糊的收費標準,卻搞得消費者「霧煞煞」,尤其普及率越來越高的手機上網,出國時若不慎開通「數據」漫遊服務,回國收到帳單時,高額的通信費肯定會讓民眾大呼吃不消。
台北市府法規會近期邀集中華、遠傳、台哥大、威寶、亞太及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等國內手機電信業者開會,針對手機數據漫遊服務,以及網內外通話資費計算兩大議題交換意見,提供有效告知手機數據漫遊服務的電信資費,協助消費者辨識網內、外通話。
台北市府法規會主委葉慶元表示,手機國際漫遊服務資費相當昂貴,目前業者雖然都會透過簡訊方式,概略性地告知漫遊時的電信資費,但其中針對數據服務的資費計算,往往僅告知每「1 KB」的漫遊價格,消費者難以從此訊息中判斷實際資費之高低。
海外漫遊每瀏覽一個網頁的電信資費,有可能高達數百元以上,尤其是包含圖片、影像的網頁時,費用更可能破千元,若是消費者在國外下載影片,光是電信資費即有可能上萬元。
為避免衍生消費糾紛,電信業者承諾未來除將會加強「數據漫遊吃到飽」服務外,也會與工程技術人員研究,依據台北市政府的要求,研擬修正海外漫遊服務時的資費說明簡訊,以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。
另外,台北市法規委員會主任消保官陳碧珠也指出,目前電信業者均針對網內、網外通話提出差別費率,但是消費者在通話前無從識別各該電話號碼是否為同一家電信業者,也就無法判斷究竟是網內或是網外通話,容易衍生消費爭議。
目前業者雖然有提供「57016」簡訊查詢管道,但普及度及知曉度都過低;而當使用者「號碼可攜」更換電信業者後,業者也僅提供1個月免費來電答鈴告知變更訊息,之後價格即增加到30元,台北市府同樣請業者研究是否有降價空間,預計在兩週內就可望有改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