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勞動市場的影響,主計處統計7月份失業率達到4.41%,較6月上升0.06個百分點。主計處同時統計今(100)年上半年經常性薪資,仍未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,且加計物價因素後,實質經常性薪資呈現負成長。
失業率已經連續2個月上揚,都屬季節性因素,7月季調後失業率是4.37%,較6月下降0.03個百分點;1到7月的平均失業率4.45%。
由於應屆畢業生投入尋職,7月失業人數是49.6萬人,較6月增加1萬人,其中初次尋職者增加9千人,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增加2千人,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,持續減少2千人。
7月就業人數1,075.2萬人,較6月增加5.6萬人,其中批發及零售業與住宿及餐飲業,分別增加1.5萬人及1.2萬人;若與去(99)年同月相比,就業人數增加21.4萬人,顯示勞動市場持續成長。
雖然工作比較好找,但薪資還是沒有回到全球金融海嘯前的水準。主計處統計今年上半年平均經常性薪資是3萬6,590元,比97年上半年的3萬6,653元來得低,年增率是1.3%。但因為今年上半年物價增幅高達1.45%,所以上半年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是負成長0.15%,薪資增幅趕不上物價漲幅。
經常性薪資加計加班費、績效獎金、年初發放的年終獎金後,上半年平均薪資是4萬8,947元,是歷年同期新高,年增率是3.28%,主要是因為景氣逐漸恢復,廠商年初發放年終獎金較多,扣除物價漲幅之後,實質平均薪資增加1.81%。
主計處指出,企業在經常性薪資的部分,加薪的意願不高,幅度也很保守,平均薪資能有3.28%的成長,幾乎都是年初發放年終獎金發得多,但每個月固定的經常性薪資,增幅都在1%左右而已,因此只要物價一出現明顯漲幅,幾乎就會讓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