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發布工業生產統計,7月工業生產指數134.12,較去(99)年同期成長3.93%。雖然仍然呈現正成長,但經濟部認為,電子產業旺季不旺的趨勢已經頗為明顯,因此今(100)年第3季的成長,將較第1季及第2季趨緩。
工業生產指數中,製造業成長3.73%,建築工程業增加36.24%,礦業及土石採取業、電力及燃氣供應業、用水供應業,則分別減少4.36%、0.85%、3%。
導致製造業生產年增率表現不佳的項目,就是電子零組件業及化學材料業,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年增率5.09%,其中半導體、面板庫存壓力升高,抑制新產品出貨,加上基期偏高,致使增幅連續2個月限縮在個位數。
化學材料業減少8.64%,這是因為國際油價震盪劇烈,市場觀望氣氛濃厚,加以台塑六輕工安意外頻仍,廠商停工安檢,使得部分下游業者原料供應受阻、產量同步萎縮。
經濟部指出,來自平板電腦、智慧型手機、機械及汽車等產業增產的挹注,有效彌補了石化等部分傳統產業減產的空缺,使得7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仍有3.73%,累計今年1到7月為增加9.56%。
展望未來,歐債危機、中國大陸緊縮貨幣抗通膨、美國債信評等遭調降所引爆的全球股災,使得全球經濟局勢籠罩在陰霾之下,我國出口恐怕遭到波及;國內則有六輕停工安檢,嚴重擾亂石化產業生產進程,都是負面因素。
不過,國際油價及大宗物資價格已經逐漸回穩,加上就業市場持續改善,以及民間投資持穩,有助於提升國內需求,因此預估第3季製造業生產將持續正向成長,只不過增幅將較前2季的15.6%及6.21%來得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