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消費】
網拍平台安全有疑慮 交易安全漏洞不負責
賣家無認證恐生糾紛 無七天鑑賞期已違法

記者  林惠琴  報導   2011/08/25  
盛為風行的網路購物,仍存有安全交易疑慮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不用外出人擠人,只要移動滑鼠下標,購買的物品就會自動送上門來,如此便利的網路血拼方式,深受許多宅男宅女們的喜愛。但消基會調查發現,不少網拍平台不但未針對賣家身份進行管理,並將交易責任撇得一乾二淨,一旦網購消費出問題,消費者恐只能摸摸鼻子、自認倒楣。

 

 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,消基會針對「奇摩拍賣」、「露天拍賣」、「HiNet拍賣」、「摩天拍賣」、「快速捷購物商城」、「Bid+時尚拍賣競標」、「buystation.com.tw台灣」與「小市民拍賣網」等網路平台,對於賣家的管理、賣場的管制,以及消費糾紛的處理等辦法進行調查。

 

  結果發現,在賣家身份管理認證機制部份,「Bid+時尚拍賣競標」、「buystation.com.tw台灣」、「小市民拍賣網」等三家平台業者,完全採開放式經營,只要加入會員即可成為賣家,不但無需認證,對賣家身份也無具體的管理辦法,顯示安全交易機制存有疑慮。

 

  在賣家資訊公開部份,除了「小市民拍賣網」在網頁設計上,提供固定欄位要求賣家提供電話與e-mail外,其他平台均讓賣家自由決定是否提供相關資訊,且未加以管理規劃欄位。若賣家選擇性揭露聯絡方式,一旦商品出包,消費者可能找不到申訴管道求償。

 

  在賣場規則管理部份,網購最常見的消費糾紛是退換貨的問題。但消基會發現,多數賣家常以本賣場不適用或無七天鑑賞期,甚至強調因色差、線頭、小瑕疵或個人喜好等因素拒絕退換貨,明顯違反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19條,不過平台業者全讓賣家自行管理,似乎不打算淌這坨渾水。

 

  在消費糾紛處理辦法部份,雖然「奇摩拍賣」、「摩天拍賣」等少數網路平台有提供相關的處理機制,但多數平台業者常以「本網站不參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易,也不介入使用者間的消費糾紛,消費糾紛由交易雙方自行解決」帶過,等於將賠償責任撇得一乾二淨,完全漠視消費者的權益。

 

  儘管不少網路平台設有「會員評價制度」提供買家參考,但消基會表示,平台業者若不主動管理賣場或掌握賣家身份,安全交易機制仍有漏洞。同時網路平台屬於媒體,依照《消費者保護法》第23條,買賣雙方交易出現糾紛時,媒體需負擔連帶責任,不是事先聲明就可以置身事外。

【2011/08/25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80.0%)讚  (2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5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