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歐美地區經濟烏雲籠罩,下個被看衰的就是中國。根據經濟專家分析,金融海嘯過後,好強的中國政府為了撐住經濟成長率,這些年來灑出了大約4兆人民幣,到目前為止錢大概花完了,也如願的達成過去幾年的高經濟成長。
不過,目前卻因為政府救市的錢快花光了,所以中小企業融資變的異常困難,再加上過去幾年用錢堆疊出來的經濟成長,所導致基本工資調升,使得許多廠商都面臨成本快速上升,但融資越來越困難的惡性循環。像是沿海一帶的工廠已經出現倒閉潮,中國經濟會不會如專家預期硬著陸?恐怕需要再觀察一陣子才會明朗。
中國近年經濟高成長是的不爭的事實,但是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中國是個好面子的國家,為了漂亮的經濟成長率,幾乎是不擇手段的方式去達到成長的目標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重大工程,是以不正常的速度飛快完工,要達到這些不可思議的成就,唯一方法就是不斷投入人力與金錢,終於造就了中國這幾年的快速成長奇蹟。
要勞工不眠不休的趕工,唯一的方法就是調升勞工薪資,這也帶動所有產業跟進,因此我們看到了許多台商開始感受到勞動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,再加上近幾年中國極力擴大內需,但是基礎建設例如水電供應的腳步,趕不上工廠增長的速度,工廠的生產力大打折扣,又要面臨資金周轉、成本上升的壓力,這個壓力鍋已經瀕臨爆炸邊緣。
目前廣東沿海地區雖然已經陸續有工廠倒閉,但是要斷言是否會掀起倒閉潮還太早,畢竟中國仍然是一個內需非常強勁的經濟體,只是過去大家只專注經濟成長率,現在忽略的隱憂已經慢慢浮出檯面。
曾經有經濟學者提出政府灑錢衝經濟成長,是件簡單的事,但是錢花光之後要如何守成就,就看各國領導人的功力了。我們當然不能因為廣東地區工廠經營困難,就論定中國開始走下坡,但是大家應該也很清楚在中國亮麗成長的外衣底下,必定也藏著很多經不起考驗的粗糙做法,好強好面子的國家往往會有「打腫臉充胖子」的壞習慣,美國的殷鑑不遠,下半年如果還想投資中國,務必睜大眼睛啊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