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台北富邦A Money卡大動作,降低現金回饋比例,造成卡友撻伐聲不斷。但實際上,從去年開始各家銀行為降低成本,就紛紛緊縮信用卡的權益。而身為龍頭的中國信託,最近也藉成效不彰的理由,悄悄結束發行了兩年半的『貼心折價券』,讓許多喜歡剪coupon去消費的卡友,為之扼腕和感嘆福利的消失。
93年9月9日前董事長辜仲諒與研究所同學『博見行銷』負責人陳正宏,將在美國念書時,收集折價券的經驗引進台灣,獨家推出『貼心折價券』創刊號。由於每張折價券可折抵10元、20元不等,每次可省200元,每月最多可折抵3,000元,又可以在屈臣氏、頂好超市、康是美、名佳美、愛買吉安…等知名賣場折價使用。一時之間洛陽紙貴,所寄發的100萬份,常常供不應求。
隨後,玉山銀行及萬泰銀行跟進實施,也與『博見行銷』合作,推出類似的折價活動。但由於發行量過低,未發生效應,皆在去年9月與今年2月底停止發行。無獨有偶中國信託也在2月發行第30期後,停止『貼心折價券』的發行。
這個由辜仲諒風光引進的行銷案,卻在辜避走美國後,悄悄畫上句點,其背後的問題,相當令人注意。尤其是博見行銷負責人陳正宏,也是中信金插旗兆豐金案中的重要關係人時,整起停發『貼心折價券』案件,就頗值得玩味。
中國信託表示,『貼心折價券』的停發,純粹是商業考量,主要是該活動並未達到預期的成效,因此才會將成本過高的活動結束。
不僅如此,當時卡神楊蕙如『善用』的三點不漏活動,中國信託也公佈將從96年6月1日起,終止點數加速累積的活動。這個可以選擇特定期間,設定加速倍數2~5倍的計畫,讓卡神與中國信託鬧上媒體版面。雖然,對錯之間雙方各執一詞,但是中國信託還是決定結束。至於結束的原因,中國信託也直說是,活動未達成效。
卡債風暴也好、卡神效應也好,中國信託在去年受傷嚴重是不爭的事實。不但流失信用卡數,超過一百萬張,在循環信用及預借現金的利息收入上,更是大幅衰退,就連前董事長也遭通緝,這也難怪中國信託要逐步縮減卡友福利,以支撐營收,維持股東權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