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(ETC)自開通以來,紛爭不斷,除了弊案之外,於消基會今日(3月9日)公佈消費者對ETC的開放情形、公平性問題、收費、裝設與功能四大方向所調查得到的數據也顯示出,無論是已安裝車上機(On Board Unit)或是尚未安裝者對ETC的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。
於消基會的數據中,有86.2%的消費者認為,ETC開通之後,對於高速公路的交通並沒有幫助,在已安裝OBU的消費者中,亦有高達52.8%的消費者,認同ETC開通後,對於交通紓解也沒有幫助;71.3%的消費者認為,ETC開通後,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更加壅塞;90%的消費者認為,ETC專用車道開放比例極不合理,裝置車上機且利用ETC專用車道的比例,至多僅約4%,但卻佔據2車道,而讓其他近96%的車輛使用其他車道,完全不符合比例、公平原則;而在這90%認為專用車道設置比例不合理、不公平的的消費者中,一共有21.6%的消費者認為,目前ETC的專用車道應予合併。不少消費者更明確的對高公局「此路是我開,此樹是我栽」的山寨王心態大表不滿,紛紛直接表示「車道是民眾的,請還給大家!」還道於民的聲浪水漲船高。
消基會秘書長指出,ETC為遠通電收一年至少可帶來70億的營收,加上遠通電收一年向交通部收取的7億的作業費用與信用卡2%的收續費。由此看來ETC帶來的商機可說是非常龐大的,且ETC本應是可以為政府減低人事成本,為人民解決「行」的問題,和緩塞車狀況,且還能為ETC市場的營運者與相關業者分享ETC帶來的經濟利益,理應是一個三方都能於其中各取所需的政策,但由於ETC的BOT案一開始就由遠通電收得標,ETC卡和機上盒都被遠通電收所壟斷,民眾並沒有選擇的權利。遠通電收雖然在一開始強調自己收費與美、日、星等國比起來非常的便宜,但是相對於美東的「EZPASS」系統,免安裝費(消費者自己貼到擋風玻璃就可以)、透過網路就可以申辦、不需加值手續費、不需退卡手續費、不需非用業者的信用卡才能自動轉帳、不需要一車一卡等,以及日本的ETC除了大部分ETC卡免收年費、享有加油折扣等優惠之外,放寬補助及發卡機構舉辦的持卡人優惠裝機折扣活動、經營高速公路的集團提供ETC使用者的過路費折扣或優惠等來看,台灣的ETC可說是不僅加重人民負擔,更沒有給人民帶來更多的便利。
而對於高公局於於3月3日表示,基於公平、公益考量原則,遠通電收公司若在3月9日前,裝機數若未達10萬台時,將決定縮減一個電子收費專用車道的說法,消基會表示,以目前所知7萬多台的裝機數來看,屆時政府面對遠通公司的OBU裝機數無法拉抬的事實,是否真會縮減回收給予遠通公司的專用車道,或合併大、小車專用車道為一個車道?對政府仍是一個考驗,而消基會同時也認為,裝機率與使用率兩者不同,即使裝機數在3月9日前遠通電收達到高公局所說的10萬台,相較於全國總共659萬輛車輛而言,比例仍是非常低的,而交通部也只是代理民眾管理高速公路使用權,並非高速公路所有者,所以由此看來,在目前OBU並無法提高使用率的狀況下,如何保障未安裝者的用路權,甚至是全體用路人的路權,應是目前政府進行下一步決策時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