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銀行今(4)日公布,10月外匯存底餘額為3,933.27億美元,較9月底增加41.53億美元。根據央行提供資料顯示,台灣外匯存底規模排名世界第四大,僅次於中國大陸、日本及俄羅斯。
中央銀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指出,10月底外匯存底增加,主要是因為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,以及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,以該等幣別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,金額增加。
根據央行統計,10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,按當日市價計算,再加上新台幣存款,合計為2,012億美元,占外匯存底比重約51%,較9月底的48%上升。
而根據目前各國公布的最新資料,中國大陸外匯存底仍排名世界第一,截至今(2011)年9月底,上升至3.2017兆美元,較6月底的3.1975兆美元,增加42億美元,但增幅已較過去縮減不少,主要受到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影響。
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,9月底外匯存底達1.1229兆美元,較8月的1.1352兆美元,減少123億美元。排名季軍的俄羅斯外匯存底,9月外匯存底為4,598億美元,較8月的4,839億美元,減少241億美元。
台灣的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南韓,10月底外匯存底為3,038億美元,較9月底的2,963億美元,增加75億美元。印度在10月21日公布的外匯存底餘額為2,825億美元,較9月底的2,757億美元,增加了68億元。
另外,因希臘公投案大逆轉,加上歐洲央行升息一碼,歐美股市大漲,激勵包括台股在內的亞洲股市,台股收盤大漲超過百餘點。外資今日買超台股新台幣49億元,且持續在外匯市場出售美元、匯入台灣,促使新台幣匯率盤中升破30元,最高來到29.99元,在央行力守下,終場以30.025元作收,升值1.95角,兩大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為10.57億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