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市場二月份,可說是冷到不行,不僅當月刷卡金額劇減,當月的發卡量也創下新低,所有銀行的發卡量連18萬張都不到,僅有17萬多張,與過去動輒上百萬張的發卡榮景相比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根據金管會公佈的最新二月份信用卡資訊揭露中顯示,簽帳金額為1034億元,與一月份的1,243億元相比,足足減少了200億元之多,衰退將近17%。銀行普遍表示,主要是因為年假及日數較少所造成。
雖然,各家銀行信用卡部整兵待發,今年推出不少新卡,但是二月份的發卡狀況卻是『整冰殆發』,真是冷到最高點,創下近幾年來的新低點,僅發出175,901張卡,退卡量則將進45萬張,合計二月份又流失了27萬多張信用卡。
在尚未發生卡債風暴之前,各家銀行都在衝發卡量,像是94年的1月份(1,391,695張)及3月份(1,022,886張),整體銀行就創造出單月百萬張的發卡數量,而93年下半年發卡量更是月月破百萬,可說是信用卡鼎盛時期。如今,卻是不到18萬張新卡,怎能不讓銀行黯然神傷。
其中,台北富邦勇奪發卡量冠軍,當月新卡數28,682張,還不到3萬張。而前五名新卡量各為中國信託24,519張、國泰世華21,787張、台新銀行13,478張、荷蘭銀行10,960張,其他銀行想突破1萬張都很難。
根據台北富邦銀行表示,主要還是因為A Power加油卡及悠遊聯名卡穩定發卡,至於A Money卡則未發生剪卡潮,畢竟A Money還是業界現金回饋最優的一張信用卡。
從簽帳金額來看,二月份有1034億元的刷卡量,其中中國信託就有210億元的金額,佔總簽帳金額的20%,不愧為信用卡的龍頭。刷卡量前五名依序為國泰世華(102億元,市佔率9.8%)、花旗銀行(89億元,市佔率8.6%)、台北富邦(81億元,市佔率7.8%)、台新銀行(62億元,市佔率6%),光是前五名就囊括了市場52.5%的消費刷卡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當本土銀行紛紛緊縮信用額度之際,身為外商的花旗銀行,卻勇闖高風險,但也高獲利的預借現金業務,二月份當月預借現金額就有13億多元,居然囊括三分之一的市場量。而循環信用餘額也高達420億元,佔市場的一成二,成為雙料冠軍。可見,外商還是能夠穩定掌控風險,賺取高利差的豐厚利潤,這卻是本土銀行縮手不敢碰觸的危險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