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節能減碳融入日常生活,少開車、隨手關燈只是環保方法之一,而多吃蔬菜少吃肉的概念,正在全球流行。不僅對體內環保頗有助益,也是低碳飲食的一種做法,行政院環保署找來蔬食料理專家及營養師,介紹低卡低碳的「冬季戀鍋」,為地球降溫盡一份力。
近幾年冬天氣候異常,極端的氣候發生頻率增加,國外常有暴風雪侵襲,造成人命及財產的損失;而國內以往偶然發布十度以下的寒流特報,現在已變成常態,也讓電暖器、羽絨衣等禦寒商品大賣。
天氣變冷,吃補是國人的習慣,大啖火鍋、羊肉爐成了一大享受。不過,冬令進補中,多以肉類、內臟類為主要材料,以一個女性一天只需要1,500卡的熱量來看,保守估計1人份薑母鴨就至少有500卡以上,光一餐就等於吃了將近2碗白飯。
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主任曾明淑表示,現代人原本就普遍有營養過剩的狀況,若再加上冬天進補過頭,冬季結束就有一大票人要減重,實在是傷身又傷財。
環保署特別推出國產低卡低碳蔬食的「冬季戀鍋」,包括「清甜水果鍋」及「元氣養生鍋」食譜,希望從「吃」開始減碳,除了選用國產食材,減少長途運輸及冷藏的能源消耗,間接減少碳排放量外,同時鼓勵「多吃蔬食少吃肉」,改變民眾飲食習慣,達到健康環保的概念。
健康蔬食料理專家張翡珊指出,以元氣早餐-水果燕麥粥為例,選用高纖、低卡的燕麥,再加上芭樂、蘋果、綜合堅果等食材,一次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,而且每份熱量只有288大卡。
環保署也提醒民眾,除了選用當季國產的食材外,掌握節能烹調原則料理也是一大重點,想要減少身體負擔,響應低碳愛地球,民眾可以到環保署綠網的低碳活動平台下載「國民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」,以及其他相關食譜資料,用健康、美味、低碳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