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電視台的長壽劇早已落幕,但現實生活中的「夜市人生」,卻有永遠演不完的戲碼。每年吸引大批觀光客的士林夜市,原址改建工程即將完工,因此捷運劍潭站對面的臨時市場將吹熄燈號,而位於基河路上的新市場預計將於12月中旬試營運。不過許多攤商並不看好前景,直喊生意恐受影響。
士林夜市原本以慈諴宮、文林路陽明戲院為中心,後來由於夜市規模逐漸擴大,加上周邊地主紛紛開設店面搶商機,進而文林路、大東路、大南路與基河路等街區,全納入夜市範圍內。民國91年,台北市政府考量建物老舊、環境衛生等問題,開始進行改建工程,並將攤商搬遷至目前的士林臨時市場。
一轉眼,將近10年的時間過去了,士林夜市的改建工程進入收尾階段。今(100)年11月中旬,各攤商已陸續完成抽籤手續,目前正同步裝設攤位內的營業設施,待營業設施籌設完備後,即可確定搬遷日期。預計士林臨時市場11月底正式熄燈,新市場則於12月中旬展開試營運。
台北市市場處表示,由於士林市場改建需安置原有的538位攤商,單一樓層的容納量顯然不足,因此新市場規劃為地下3層、地上1層。此外,分早、晚兩市經營的士林市場,考量到早市生鮮商品的特質,因而決議將晚市的飲食、百貨類攤位挪往B1,營造百貨美食街的樣貌。
目前士林臨時市場內的攤位平均是2坪,改建後的B1攤位面積則擴增為2.5坪。為了方便民眾前往消費,不只連接B1的出入通道多達11處,包括樓梯5處、電梯3座與電扶梯3座;B2、B3更闢為停車場,其中B2設置貨車裝卸位7格,B3設有汽車停車位46格。
儘管經營條件、環境看似升級,但攤商們卻抱怨連連。許多商家指出,營業地方明顯變小,加上位於地下室,恐影響生意上門;販售蚵仔煎或臭豆腐的商家更認為,由於炸物油煙重、耗瓦斯,安裝瓦斯管線又得花大錢,因此憂心不已。聽聞夜市將搬往地下室的民眾則表示,很難想像,可能會失去「夜市」的樣貌。
另外,針對日前傳出士林臨時市場旁的停車場將提前停止服務,台北市市場處表示,雖然停管處於11月中旬已中止與力揚停車場設備公司的契約關係,但考量到消費民眾至士林夜市商圈的停車需求,因此市場處決定暫由原承包廠商,繼續以原費率經營至臨時市場搬遷完畢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