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返鄉「夠禮數」,大包小包的伴手禮不可少。然而送禮時,除了考量自己的預算外,收禮者的喜好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。根據《康健雜誌》的調查資料顯示,國人送禮排行榜的第1位是美味的「糕餅零食」,但最「甲意」、最想收到的禮品,則是天然的「水果」,呈現「心意」大不同的現象。
為了瞭解國人春節「禮」尚往來的消費趨勢,日前《康健雜誌》針對約3,000名網友調查發現,一般民眾返鄉伴手禮的首選,以「糕餅零食」稱霸,占33.1%;其次「各地名產」(29.3%);「酒、咖啡、茶類飲品」則以12.4%位居第3名。
《康健雜誌》表示,「糕餅零食」的主要材料是麵粉、糖、油,本質就是「澱粉+油」,屬於營養價值偏低的「空熱量」,容易讓人發胖。國民健康局指出,以深受國人喜愛的花生糖、牛軋糖為例,光5、6顆就有300至400大卡,等於成人每日所需熱量的1/5左右,相當驚人,因此要斟酌食用。
不過《康健雜誌》也發現,國人送禮的傾向與收禮的偏好存有落差。大部分民眾最想收到的伴手禮是「水果」(22.1%),反而「糕餅零食」僅約10.9%。至於第二名與第三名則與送禮排行一致,分別是「各地名產」(18.1%)及「酒、咖啡、茶類飲品」(15.9%)。
同時該項調查顯示,民眾會依據送禮對象的差異,而選擇不同的禮品。拜訪長輩時,高達56%的網友會送「保健食品」,再來是「水果」(21.2%),「各地名產」(6.4%)居次;贈送主管上司則以「酒、咖啡、茶類飲品」為首選(44.1%),「水果」(15.1%)居次,「各地名產」(13.4%)再次之。
《康健雜誌》提醒,雞精、人蔘、靈芝等保健食品,多含鉀、鈉及普林等成分,因此不適合腎臟病、胃病、高血壓、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長輩;雖然未調味咖啡含天然抗氧化物質,是健康伴手禮,但患胃炎的人仍不適合飲用;春節前後盛產的蘋果、水梨、甜柿、柑橘等高甜分的水果,也不宜過度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