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有則新聞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討論,爆料立委又爆出了駙馬爺在台新銀行相關信用卡帳戶資料,引發了部分持卡人恐慌,個人資料在銀行真的安全嗎?銀行內部人士若有心要竊取個人資料,其實並不是太難,只不過洩漏客戶資料要負的責任很大,一般銀行員工是不會輕易嘗試,但若遭到有心人士設計利用,那就另當別論了。
過去在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時,在我們那個部門每個同仁都會有一組帳號密碼,利用這組帳號密碼,便可進入查詢到信用卡客戶的基本資料及相關消費明細等等,當然這系統會記錄每個帳號曾經查詢過哪些客戶資料,這也是確保當發生客戶資料外流時可以追查,尤其每當有名人的帳款有問題時,在銀行內部便會流傳某某某又在哪邊消費。
過去我們曾經做過一波非常成功的行銷活動,就連那些財團老闆的老婆,也同樣把帳單傳回銀行兌換贈品,這時候便會有人去研究大老闆們,都去哪些地方消費。
我們也曾經接到過某知名歌手想要申請信用卡,但因為信用狀況不佳,而斷然拒絕;也曾遇過某大牌的主持人,認為額度太低希望調整,但銀行那時認為藝人收入不是很穩定,所以委婉的拒絕。其他部門的同事則是會討論哪個歌唱天王又在哪邊買了房子、貸款額度是多少、繳款正不正常等等,我只能說各式各樣的名人,在銀行端的資料庫裡都是無所遁形的,而且也並不如外表所看起來那般光鮮亮麗。
就是因為銀行人員查看資料很方便,往往便成了有心人士利用的對象,要杜絕這種資料外洩的情況,除了加強銀行從業人員道德教育之外,銀行內部的控管也可以再加強。
在銀行內部的教育訓練中,會一直強調洩露客戶資料的法律責任,但是因為很多銀行內部人員,都可以看到客戶資料,要明確知道誰洩露並不容易。再者,外面犯罪集團通常會以高利誘惑犯罪,如果有心要竊取客戶資料並非難事,所以這次駙馬爺資料外洩,我個人並不感到訝異。
只能奉勸各位讀者,要預防自己的個人資料遭到濫用,除了平時注意自己的證件之外,每次當我接到電話行銷時,我都會問對方我的電話號碼哪來的?有次我接到某銀行打來推銷信用卡,我問對方怎麼有我的電話,他竟然回答因為他之前在另一家銀行工作,所以便把客戶資料一併帶到新的上班地點,我聽了之後火冒三丈馬上打去銀行要求處理,銀行端不斷的表示歉意,後來也一樣不了了之。在這,只能跟大家說,遇到資料外洩別大驚小怪,畢竟防不勝防啊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