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銀行今(6)日公布,元月外匯存底為3,903.04億美元,較去年12月增加47.57億美元,僅次於中國大陸、日本及俄羅斯,世界排名仍為第四。央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指出,外匯存底增加的主要因素,除了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外,還包括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,以及外資淨匯入等因素。
根據統計,外資元月淨匯入30.21億美元,當月歐元升值1.05%、英鎊相對美元約升值2.05%、日圓相對美元約升值1.75%,以歐元等主要貨幣折計為美元後,金額增加。不過,美元走勢最近已略為轉強,像是今天新台幣匯率終場貶值7.5分,以29.6元作收,成交量為9.88億美元。
林孫源指出,1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,按當日市價計算及存款合計2,050億美元,占外匯存底約53%。而1月份資金有往亞洲移動的跡象,這些匯入的資金,絕大多數都是購買台股。
依據各國最新公布的外匯存底統計顯示,除巴西及台灣及香港、韓國的外匯存底增加外,其餘各國均減少。數據顯示,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,截至去(2011)年12月底外匯存底達3.1811兆美元,較9月底的3.2017兆美元,減少206億美元,據悉,外匯存底減少的主要原因為資金外流。
排名第二的日本,去年12月底外匯存底1.2208兆美元,較11月的1.2248兆美元,減少40億美元。排名在我國之前的俄羅斯,12月俄羅斯外匯存底4,412億美元,較11月的4,500億美元,減少88億美元。
主要貿易對手韓國1月底外匯存底3,031億美元,較12月底的2,982億美元,增加49億美元。印度1月27日公布外匯存底為2,601億美元,較12月底的2,629億美元,減少28億美元,巴西12月底外匯存底為3,432億美元,較11月的3,418億美元,增加14億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