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消費】
手術不當臉部不協調 顏面神經麻痺受損
顏面神經偵測系統 輔助醫師定位位置

記者  段楚禎  報導   2012/02/15  
顏面神經痲痺恐造成眼角膜潰瘍、神經終生受損(圖/業者 提供)

  高雄市長陳菊、公益大使孫越、美國前總統雷根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都曾出現類似「顏面神經痲痺」的症狀。若不積極治療,除了臉部不協調外,嚴重者還可能造成眼角膜潰瘍、神經終生受損、臉部表情不協調等後遺症。

 

  一位煙齡長達15年的王先生,發現耳下疑似有腫塊,雖然不痛不癢,但也嚇得他趕緊就醫。經醫師檢查發現是良性腮線瘤,開刀切除後,腫瘤沒了,卻發現自己半邊臉無法動彈。

 

  基隆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楊士維指出,腮腺手術所引起的「顏面神經痲痺」,可能出現臉部表情失調、眼瞼無法合上、嘴角下垂、嘴角無法緊閉等症狀。許多民眾都誤以為「顏面神經痲痺」是一種疾病,實際上是歸屬於因其他疾病所引發的一種症狀。

 

  根據資料統計,每年約10萬人中,就有1540人因為病毒感染、手術、腫瘤、急性外傷、或不明原因等造成顏面神經痲痺。一般耳鼻喉科常見的腮腺、中耳顳骨手術,因為患部緊臨顏面神經,若是手術經驗不足或判斷錯誤,造成顏面神經損傷,就有可能引發顏面神經痲痺。

 

  隨著醫學進步,顏面神經偵測系統的出現,大幅降低神經受損的機率。楊士維表示,手術中會將皮下感應電極置放臉部相應部位,透過探頭偵測顏面神經位置,在儀器上顯示並發出聲響提醒,協助辨認及定位顏面神經的確切分布。目前國內已經有部分醫療院所採用此系統,對於有臉部手術需求的患者而言,是一種新的選擇。

 

  醫師呼籲,民眾若有臉、耳部外傷、發炎應儘速就醫治療,避免影響顏面神經。平時保持作息正常、多運動、飲食均衡,多提高免疫力,才能降低病毒感染風險,遠離顏面神經痲痺的威脅。如果臉部出現此類症狀,愈早治療效果愈佳。此外,在治療後輔以顏面肌肉按摩,或是其他面部復健運動,可以儘可能預防顏面手術後留下的後遺症。

【2012/02/15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33.3%)讚  (66.7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3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