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(101)年是龍年,不少夫妻都想要拼個龍子龍女,儘管以往龍年的生育率較高,但相對來說,因不孕到醫院求診的比例也跟著向上攀升。醫師提醒,年輕時曾經小產的女性尤其要注意,研究發現忽略調養的重要性,造成生殖系統受損,是台灣婦女不孕率上升的隱性原因。
龍年瘋求子,然而台灣每6至7對夫妻中,就有一對飽受不孕的困擾。推究其原因,除了工作壓力大、晚婚,造成生育年齡上升不易懷孕外,女性在年輕時曾意外懷孕墮胎,卻輕忽流產調養,造成生殖系統受損,也成了不孕率上升的隱性原因。
根據健保局統計,每年進行人工流產的婦女約有23萬人,但醫師擔心實際墮胎人數可能遠遠不止於此。而且中山醫院醫師陳福民表示,不論是主動或是被動進行人工流產手術,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後遺症,包括出血、感染、手術中穿孔等。
陳福民進一步表示,臨床上有所謂的阿休曼症候群(Asherman's Syrdrome),係指因進行多次墮胎手術或因手術刮除過程中,不慎造成子宮內膜受傷,引起子宮內膜沾黏,導致月經異常、胚胎難以著床,不易受孕的狀況。
中醫婦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徐慧茵也指出,臨床上,不少因不孕症來求診的病人,過去都有流產病史,而流產卻沒有進行調養的患者,往往會有氣血虛弱、月經量減少、唇色暗沉、瘀血內停,導致法令紋或下巴出現黃青色等病症,反應出身體機能受損的不同程度,也連帶影響生育能力。
儘管現代女性忙於工作,對於小產低調處理,還是需要至少7到14天的身體調養。資深護理師陸廣貞即表示,藥食同源,也可選擇食補來調養。現在坊間有月子餐業者,根據中醫原理提供小產藥膳食補的服務是不錯的選擇。
陸廣貞提醒,不同小產方式對身體的影響不同,在食補上的重點也不盡相同,所以最好要找有專業護理人員可先進行諮詢服務的業者,才能根據個別情況進行最好的食補調理,避免未來受小產後遺症所苦,也能減少不孕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