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大夜市的爭議最近鬧得沸沸揚揚,其實不只師大夜市,台灣有很多類似的情況都是這樣,就是當某個地區發展出了特殊的景觀或文化之後,突然才發現原來不合法,如此一來就會面臨許多爭議,很多的違建也是如此。
可是師大夜市的情況比較特殊,還記得前兩年全台灣在瘋夜市的時候,台北市政府也大力的介紹師大夜市讓全台灣知道,在地方政府推波助瀾之下,師大夜市的面積及人潮越滾越大,最後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。如今台北市政府拿不出一套辦法來解決爭議,在情理法上面好像都說不過去。
師大夜市的紛爭,我們並沒有看到台北市政府有太多的說法,只是任憑住戶與商家不斷的透過媒體來鬥法。筆者認為,既然師大夜市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,台北市政府一定有責任,所以必須要出面協調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。
我們相信師大夜市,已經是台北文化的其中一部分,也對當地的發展有其貢獻,但是隨著師大商圈越來越大,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也是事實,這是商業發展的過程中。必定要經歷的階段。
其實筆者認為原本的攤商及居民,既然能夠和平共存那麼多年,但是這兩年最大的變數就是「商人」過度加入及炒作,包括投資客、建商都是其中的一環,很多原本的店家都已經不能承受日益高漲的租金而關門營業,所以過度的商業炒作,才是此波爭議的元兇,如何停止過度的商業炒作讓原本的師大夜市回到原本的面貌,台北市政府應該可以做的到。
我們看到師大夜市這一年來有著複雜的都更利益,甚至有黑道加入,在商家及當地住戶的歧見尚未化解之前,「降溫」是目前最好的做法之一。因為只有讓師大夜市的商圈稍微降溫,雙方才能更理性的看待彼此之間的問題。
地方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並不容易,師大夜市好不容易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,目前的爭議絕對不是只有「關閉」一途,台北市政府請趕快拿出對策,千萬別讓事情發展到當地住戶、商家以及消費者三方全輸的地步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