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吃的問題幾乎佔據了各大新聞版面,到底什麼能夠吃的安心?各位不妨做個統計,每天從早餐開始,一整天下來到底吃進了多少化學殘留物?
以筆者來說,早餐最常買的就是「美X美」漢堡、火腿三明治等等,每次看到那坨漢堡肉,我都會不禁懷疑到底是用什麼肉做成的?因為這些早餐店引進的是速食的概念,所有食材幾乎都是工廠配送,要快速大量生產出這麼多的食材,勢必要靠一堆化學添加物才能做到,所以從每天早上我們就開始吃進了一堆不該吃的東西。
中午也是一樣隨便買個排骨飯、雞腿飯就打發一餐,這些雞腿、排骨是用什麼油炸出來的沒人知道,超商所賣的便當雖然有大廠把關,但還是同樣的速食概念,只能說我們吃了短期之內不會立即產生危害,但是長期吃了這些食品,誰知道身體會發生什麼事?
時代不斷的進步及變遷,人們的生活步調也越來越快,所以時間也更加寶貴,任何產業都講究快速且大量的生產及複製,包括我們吃下肚的東西也不例外,生物的成長有其自然法則,為了打破這自然法則就要運用「人工」,再加上科學進步,各式各樣的東西都可以人工複製出來,而且背後都有著龐大的商業利益,種種因素加起來,讓我們原本自然的食物鏈循環被打破。
日前國外媒體有篇報告指出,大家喜歡吃的速食店雞塊是「怪物做成的食品」,組成的原料並不是只有「雞肉」這麼簡單,整篇報告看得讓人膽顫心驚,原來我們喜歡吃的雞塊是這樣做出來的,難怪有人說如果把所有食品的製造過程公開,那大概有8成以上的東西不能吃了。
於是有人開始倡導「XX添加物需要一次吃很多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」,這樣的理論乍聽似乎有道理,但是有害的東西本來就不該吃進肚子裡,還要安慰自己吃一點點沒關係嗎?
這是個講究「快」的時代,任何事情可以快,但是唯獨「吃」這件事恐怕還是要慢慢來,否則你將會發現怎麼一堆奇奇怪怪的病痛,那麼「快」就找上你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