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公布今(101)年2月信用卡、現金卡相關業務資訊,受到天數少及市場銷售通路淡季等因素的影響,使得全台36家發卡機構的簽帳金額較上(1)個月大幅減少202億元,不過與去(100)年同期相比,仍有約14.6%的成長率,顯示國人消費力依然保有一定水準。
根據金管會統計,2月的總流通卡數約3,284萬張,比起1月份增加2萬張;總有效卡數為2,089萬張,卻比上個月減少3萬張,至於總簽帳金額則是繼1月下滑後,2月再度大減202億元,總計為1,302億元。若與去年2月同期刷卡量1,136億元相比,仍增加166億元(14.6%),突顯卡友並不受景氣影響,刷卡力道依舊強勁。
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表示,由於2月份天數較少,加上適逢一般零售業淡季,因此和1月份促銷、繳交保費旺季比較,整體簽帳金額下滑是可預期的結果。
截至2月底為止,整體信用卡循環餘額約1,375億元,較1月減少28億元,當月轉銷呆帳金額約4.4億元。在逾期三個月以上帳款占應收帳款餘額的比率,2月平均為0.31%,比1月再減少0.02個百分點,整體信用卡品質仍屬良好。
2月「未到期分期付款餘額」總計有636億元,較1月大幅減少19億元。張國銘認為,主要原因和春節促銷檔期陸續結束,業者推動各式刷卡分期優惠方案不若以往熱絡有關。
至於現金卡方面,今年2月份已動用額度卡數從1月的64萬張小幅降至63萬張,整體放款額度則為401億元,比起1月減少5億元,而當月轉銷呆帳金額則為1億元,整體逾放比達1.457%。
張國銘指出,自雙卡風暴後,國內現金卡業務已大不如前,僅少數銀行仍繼續承做相關業務,目前18家發卡金融機構中,只有聯邦銀行因逾放比率超過3%,而依規定暫停發卡,其餘業者的發卡狀況均在控制範圍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