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消費】
手汗開刀完改流腳汗 肉毒桿菌新法降風險
汗水滴不停 不必認命自卑

記者  段楚禎  報導   2012/04/23  
運用肉毒桿菌治療,可達到不錯的止汗效果(圖/業者 提供)

  手心冒汗、滿臉是汗,不僅對自己日常生活造成不便,也會影響人際關係。多汗症患者常常是手帕不離身,嚴重者可能一天得換好幾次衣服。早期以內視鏡交感神經燒灼術治療多汗症,後來有醫師運用肉毒桿菌施以治療,抑制神經細胞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,達到不錯的止汗效果。

 

  多汗症好發部位遍布全身,如手汗弄濕鍵盤、滑鼠,造成工作不便,與人握手時老擔心手汗失禮;腋下兩塊汗漬難看不說,有時還會合併異味產生狐臭;腳汗患者更容易有腳臭、細菌感染、香港腳等問題。汗水過多雖然不會危及患者生命,但卻造成生活上諸多困擾,工作表現、社交活動也因汗水過多屢遭挫折。

 

  醫師鄭國良表示,多汗症是指汗腺過度分泌,一般好發於腋下、臉部、手掌及腳掌,因患者交感神經系統較為亢奮,容易受情緒、環境、溫度影響,只要感到緊張或高溫就會不斷冒汗,尤其到了夏天更為嚴重。

 

  早期解決方法大多採用背部交感神經切除術、皮下交感神經燒灼術及內視鏡交感神經燒灼術治療多汗症,主要是利用破壞控制局部汗水交感神經的原理,來達到治癒目的。

 

  但有些人選擇手術治療,卻不知術後約有七成的患者可能產生代償性出汗。也就是術後手、腋下等處的排汗量減少,卻轉移至胸、背、腳下等身體其他部位,許多病人不知道嚴重性,動刀後往往悔不當初。

 

  在國外,肉毒桿菌素已廣泛應用於治療多汗症,醫師鄭國良表示,運用肉毒桿菌治療多汗症,追蹤至目前為止並無抗體產生,也沒有代償性出汗的問題。由於肉毒桿菌素對於抑制神經細胞,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效果很好,而人體的汗腺分泌就是藉由乙醯膽鹼作為傳導介質,因此可以達到止汗效果。

 

  鄭國良指出,將肉毒桿菌素依嚴重程度及部位,每次少量注射於真皮,施打後1週會有明顯效果,一般可以維持412個月,平均一年打12次,適合不想動手術的患者。為了能過乾爽的日子,或是在人生重要的時刻,如考試前、換工作、拜訪重要客戶時,選擇施打肉毒桿菌。

 

  鄭國良建議,治療前多與醫師溝通,充分理解每種治療方式的術後狀況,選擇最適合的方式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提升自信、重拾健康心理,改善社交及人際關係。

【2012/04/23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n/a)讚  (n/a)好  (n/a)普普  (n/a)待加強  (n/a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0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