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便食用、容易攜帶的三明治,向來是上班族趕往辦公室打卡的早餐首選。不過消基會調查發現,部分市售三明治的價格與內容物不成正比,外觀包裝看起來材料飽滿充實,但實際拆開來細看,則是空空如也。消基會質疑,物價飆漲後,未調價的業者,可能以縮減用料來變相漲價,消費者選購時,最好多加留意。
日前消基會針對elite deli、兄弟大飯店麵包坊、Bread First、福利麵包、聖瑪莉、洪瑞珍、一之軒與得記等麵包店;7-11、全家與萊爾富等便利商店,以及星巴客、丹堤等咖啡店所販售的三明治,找來20位消費者進行內容物充實度的評比,總計樣本數共13件,價格介於20元至55元。
結果發現,以滿分100分計算,13件樣品中,僅兄弟大飯店麵包坊、福利麵包、一之軒與得記等4家業者的三明治,達到60分的及格標準。其中兄弟大飯店麵包坊的鮪魚三明治獲得最高88分,評分員的購買意願指數也高達80%以上,整體來說,麵包店三明治的表現優於其他評比通路。
表現最差的商品則是星巴客的法式烤火腿三明治,僅獲得13分,與得分最高的樣品,竟相差75分,甚至有11位評分員給出0分;其次是丹堤的法式三明治,總分也只有21分,但兩者單價均為最貴的55元,顯然價格與內容未成正比;而萊爾富的龍蝦沙拉三明治由於蝦肉過少,同樣敬陪末座。
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,星巴客的法式烤火腿三明治幾乎以醬料填充,真正的火腿、起司等內容物稀少;萊爾富的龍蝦沙拉三明治也只有龍蝦2、3點,恐怕與消費者的期待存有落差。在物價齊漲的時代,儘管業者宣稱不漲價,但用料卻可能偷偷縮水,建議公平會應擬認定標準,確認是否涉及廣告不實。
對此,星巴克回應表示,法式烤火腿三明治開賣10多年來,用料始終如一,而且這回消基會以各通路不同口味的三明治作為比較基準,可能有失公平性。舉例來說,法式烤火腿三明治訴求簡單元素,薄薄一片的火腿,相較於鮪魚內餡,本來就容易感覺內容物不夠充足,建議評比應採用同一口味較為公平。
另外,消基會與104民調中心合作,針對民眾對於物價飆漲的感受進行調查。結果發現,自4月份喊出油電雙漲以來,高達88.6%認為漲幅過高;79.9%對於政府各部門的表現「無感」;72.5%直指物價飛漲已造成經濟上很大的負擔,顯然停止不了的「漲」聲,已成為民怨之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