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受政策利空不散影響,今(14)日加權指數雖僅小跌0.33%,終場以7377.18點作收,但成交量卻僅有467.6億元,創下自2009年1月20日三年多來的新低。而且歐洲政壇變數橫生,外資紛紛遠離亞洲,除小幅買超菲律賓和越南外,亞洲其餘股市全數賣超,其中又以台股遭大賣15億美元最重,創去(2011)年8月股災發生期間以來的單週流出新高
事實上,台股在上週就已回到龍年開紅盤位置7,407點之下,而過去一個月台股主要由電子重量級的高價股領跌,導致市場缺乏信心。
群益台股指數基金經理人呂鴻德表示,紛擾已久的證所稅議題還沒塵埃落定,但可以理性的推估,一旦結果確定之後,將對股市產生利空出盡的效應,再者,歐債疑慮仍須面對考驗,但預期歐洲政府全力救市的方向不會改變,而美國也將持續提供充沛的流動性給金融市場。
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認為,從籌碼面觀察,加權指數從此波高點8,170截至5月11日為7,401,指數回檔幅度達9.5%,同時間融資水位從高點2,514億元,變成5月11日的1,915億元,減少幅度為24%,相較於去年同指數位置融資為2,500億元,後續籌碼將有利於台股反彈。
摩根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則指出,由於證所稅與國際股市利空仍續衝擊,台股7,500點以上形成短壓區,大盤持續價跌低檔整理格局,本週再遇台指期結算、MSCI半年度調整,指數預料將持續震盪,520行情恐難期待。
目前台股投資信心偏弱,展望後市,葉鴻儒認為,除非多頭大舉買超權值股,否則在低量狀態下,要強勢出量反彈實屬不易,操作上建議選擇未來成長性佳,如IC載板、4G通訊、PA族群等。另外中國內需兩岸政策概念股,與進入第二季、第三季具產業旺季題材的食品、機電、遊戲、觀光等擇優逢低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