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電雙漲以來,物價波動真得讓消費者漲怕了。台北市政府4月16日成立「因應物價波動專案小組」,針對16項重要民生物資、傳統零售市場蔬果漁禽類及夜市小吃品項,進行查價。最新查價結果上漲前三名是米、醬油和鮮奶。
以4月2日為基期,每旬進行價格波動訪查及分析,前次第一波查價、截至4月26日止,各類生鮮蔬果價格呈現平穩或微幅下滑,但屬非當季或進口類蔬果產品,包括蘿蔔、海梨柑、棗子等產品價格則呈現上漲,漲幅約在9%至40%間,而重要民生物資中,4月中旬較4月上旬漲幅較顯著的分別是衛生紙(上漲6.9%)及奶粉(上漲2.5%)。
根據行政院物價穩定小組建議,重要民生物資部分查價基期改採101年3月份均價。而最新公布截至5月20日的查價結果,5月中旬與3月油價未調漲前比較,上漲幅度最高前三項為米(4.6%)、醬油(1.7%)、鮮奶(1.4%),造成上漲原因主要因3月份民生物資促銷方案較多。
而下跌幅度最多前三項則是沙拉油(-10%)、洗髮乳(-4.6%)、雞肉(-4.1%),其中沙拉油因品項多元漲跌互見,價格指數仍呈現下跌情形,另外衛生紙及奶粉則是已經呈現回穩。
台北市產發局表示,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,5月中旬較3月上漲1.5%,七大類物價指數中,其中衣著類因延續春夏新裝上市新品價格,致上漲幅度達14.7%;4月中旬連日豪雨,影響蔬果收成,致使5月中旬蔬果量減價揚,導致食物類上漲2.4%。
傳統零售市場部分,4大類產品平均零售價格截至5月20日止,葉菜類及水果類因產地氣候因素導致價格上揚(葉菜8.06%、水果3.02%),較不受氣候影響的根莖類則呈現下跌(-7.89%),漁產價格則因紅蝦呈現價格上漲(6.24%),畜禽蛋類價格則持續下滑(-1.72%)。
夜市小吃部分,目前均無明顯漲價情形。部分牛肉麵店家漲幅約5至10元。連鎖飲料店飲品部分,截至5月18為止,已有包括多多系列、果汁、布丁或奶凍系列,微幅調漲2%至3%。
民眾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五類藥品價格,包括解熱鎮痛藥、感冒藥、外用殺菌劑、胃腸藥、清涼劑及外用軟油膏等藥品,目前尚呈現平穩及微幅下跌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