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所稅還沒正式過關,財政部長已經黯然辭職下台了,對於劉前部長的專業素養,相信沒有人會質疑,但是她在職場的個性、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的能力,卻是導致她下台的主因。
在職場上我們是不是也會犯同樣的錯?週遭同事是否也因為這樣而讓人厭惡?職場上恃才傲物的人其實不少,最終的下場通常不會太好,除非可以自己創業闖出一片天,否則這種個性不改,在職場上永遠很難出人頭地。
這次劉部長大概犯了幾個職場大忌,首先就是「越級報告」,按照常理行政院長是財政部長的直屬長官,可是她卻常常略過院長,直接找總統報告。如果說這個行政院長已經搞得台灣天怒人怨、民調低迷,為了台灣前途直接找總統報告那還情有可原,可是劉部長表現出來的,卻是只有總統可以指揮我、只有總統叫得動我,這叫行政院長的尊嚴擺在哪?而這樣的態度又如何融入行政院的團隊運作?
職場上如果有人也是這樣,凡是都找最高層的老闆,站在愛護員工的立場,偶爾一兩次或許還有用,久了之後不只直屬主管、同事對你不滿,甚至最高層的老闆應該也會很感冒。因為公司的重要主管都是老闆所任用的,其專業能力及視野,一定都有老闆認同的地方,貿然地越級報告只會增加老闆對你的不信任而已。
堅持己見,不與立法院國民黨團協商,更是此次劉部長灰頭土臉的主要原因。我相信大部分人民都支持證所稅的理念,但是既然完成一項政策須要多方協調才能成事,那麼各方的協調,就成為勢必要做的工作項目之一。當擺出立法院必須完全配合她提出政策的時候,立法院其實就已經關上溝通的大門了。
在公司內也是一樣,有人在公司重要的部門擔任要職,就認為其他單位就要無條件的配合,殊不知一個專案或產品要成功,須要行銷、財務、公關,甚至行政部門的通力配合才能成事,沒有其他單位的協助,最多只能達到60%的成績,想要百分百的成功,就得團隊通力合作。不把其他部門放在眼裡,就不可能獲取想要達到的成果,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。
從財政部長的請辭,可以看見許多職場常犯的錯誤,想想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,趕快改進才能在職場獲得更多的助力,否則只會阻力重重妨礙自己前進的腳步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