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公布今(101)年前4月國銀累計稅前盈餘,已達854.92億元,與去(100)年同期的713.03億元相比,成長幅度近20%。其中兆豐商銀從今年2月開始,已連續第3個月蟬聯獲利王,累計4月稅前盈餘有86.28億元,率先38家國銀突破80億元大關。
至於排名第二則為中國信託,累計稅前盈餘也有78.76億元,其餘第三至五名,分別為台北富邦銀行57.61億元、花旗銀行49.88億元、國泰世華銀行49.82億元。而現階段38家國銀稅前盈餘皆為正數,未有業者呈現虧損。
金管會表示,去年國銀稅前盈餘2,000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,今年不少業者獲利狀況更較去年同期成長,因此全年仍有機會再刷新紀錄。但因應新版巴塞爾協定,而有增資、增提準備的壓力,再加上以往協商的債權可能都將陸續到期,對獲利恐產生一定的變數。
若觀察今年1月到3月的資料,國銀每月稅前盈餘增加金額,都在200億元以上,但到4月僅新增193.51億元,獲利的力道確實略有趨緩現象。
另外,受到茂德債權全數轉列逾期放款的影響,全體國銀逾放金額從上(3)月底964億元,一口氣暴升至1,364億元,單月增加400億元,導致本國銀行逾期放款比率,因此從0.44%大幅上升至0.62%。
金管會強調,對於茂德的逾期放款,債權銀行提列備抵呆帳金額平均已達8成,因此風險控管都在掌握中。
截至4月底,本國銀行放款總額達22兆41億元,與上月相比增加369億元,備抵呆帳占逾期放款的覆蓋率為177.69%,較3月份時減少77.78個百分點。
前38家本國銀行中,逾期放款比率幾乎都在2%以下,僅萬泰銀行為7.63%,但日前太子汽車土城廠已順利脫標,將可拿到受償金額39億元,逾放比將可下降至2.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