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理財】
保險話術誤導消費者 舉證困難民眾吃悶虧
業者應充分揭露資訊 違者最高可罰百萬元

記者  林惠琴  報導   2012/06/04  
消費者購買保險前應審慎考慮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保險商品類型五花八門,不少門外漢常在銷售人員天花亂墜的話術推波助瀾下,莫名其妙買了一堆保單,進而衍生相關糾紛。而在香港、台灣類似爭議層出不窮,行政院消保處呼籲,保險消費糾紛舉證困難,費心又勞神,消費者購買相關商品時,應掌握法令規定,留存交易證據,以免成為冤大頭。

 

  日前香港有一名61歲的陳太太在準備退休時,選購一份繳款期30個月、月付港幣4萬多元的投資相連壽險。當繳款期屆滿時,陳太太想取回投資本利,但卻被告知自己購買的商品是20年期、總投資額港幣1,000萬元的計劃,與原先屬意的短線投資背道而馳,因此一狀告上香港消委會。

 

  另有一位黃先生考量銀行定存利率過低,因此購買港幣110萬元、保證定期利息1.95%的人壽保險計劃,不料過了12年後,黃先生接獲保險公司定期利息將調至0.5%的通知,並告知定期利息非保證,而且宣傳資訊均闡明保險公司擁有利率最終決定權,令黃先生吃了個大虧,為之氣結。

 

  消保處表示,消費者常於不了解保單內容或遭誤導的情況下,購買相關產品。然而根據國內《投資型保險商品銷售自律規範》第10條,保險公司應派員抽樣詢問客戶,確認推銷人員充分告知商品資訊,且消費者已完全瞭解商品風險,若違反規定,最高可重罰新台幣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。

 

  保險人員精明的行銷話術,常是令消費者不可抗拒、乖乖掏出錢來的重要因素。不過《保險業招攬廣告自律規範》規定,保險廣告內容應保持正確性,如與銀行存款、其他金融商品進行比較性宣稱時,分紅保單不得以分紅率多寡作為內容,否則可開罰新台幣5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罰金。

 

  另外,針對糾紛頻傳的高齡族群保險,其實《保險業招攬及核保作業控管自律規範》第4條明定,保險業者對於70歲以上的投保人,應要求業務員依照投保險種、費用或金額,評估與客戶需求的契合度,並確認消費者的投保意願與商品瞭解程度,未履行者可處新台幣20萬元至60萬元不等的罰鍰。

 

  消保處指出,儘管政府訂有相關規範,但購買保險發生消費爭議,不只涉及舉證困難、無法獲得合理解決外,即使最終雙方達成和解,消費者仍須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因此選購相關商品應審慎考慮。假使不幸發生類似糾紛,可撥打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,向各相關單位進行申訴。

【2012/06/04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60.0%)讚  (4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5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