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袁枚隨園食單裡曾提及:「凡一物烹成,必需輔佐。要使清者配清,濃者配濃,柔者配柔,剛者配剛,方有和合之妙。…一物有一物之味,不可混而同之。」但是,若這位才子出生在現代,會不會對台灣的「湖北配」美食刮目相看呢?
話說龍蝦,乃是宴席、各式料理的高級食材,但除了鐵板燒或海鮮餐廳的現撈仔滋味較濃郁,尋常那種熟凍、解凍再淋美乃滋的冷盤,賣相應該更優於口味。可說也奇怪,數年前有位茶藝館老闆,偏偏逆勢操作,以平實的價格,把龍蝦弄成鹹點心來吃,結果竟成了創業小吃中,極為成功的例子。
說來這份龍蝦麻糬,糯米皮裡包著紅豆泥、香菜、黃瓜,外表再沾上一層黃芝麻,簡直像個甜點。但輕輕咬下後,各式味道融合於口腔,卻能讓人頓生品嚐辦桌菜的樂趣感。
因此即便蝦肉有些粗絲、甘味不足,但瑕不掩瑜、創意適足以彌補了這些問題。難怪不甚熱鬧的地點,外帶客總是十分踴躍。(益心居,基隆市中山區湖海路一段37號)
還有年紀稍長的人,應該都聽過彭園由竹節鴿盅改良而成的蜜瓜盅吧?位於東區的吉田日本料理,若逢各式水果產季,卻把生猛海鮮跟寶島果物一起入饌,還能讓人吃得嘖嘖稱奇,那就不容易了。
例如,這裡由香甜、幼細的香瓜,填釀上新鮮肥嫩安康魚肝的蒸菜,看來雖不起眼,但如此一來,不僅高雅的氣味能被魚肝吸付,同時還能避免高溫烹調,肝的組織會產生孔洞。而吃的時候,用小調羹把瓜肉跟肝臟一起舀食,更能體會出腴美的極致感受。
至於愛吃壽司的老客人,每逢草莓季時,則不忘點一份草莓花壽司來解饞。講到這裡,一直想問阿發師,是不是因為他長得高大壯碩,所以做菜時,總是要做到讓客人飽得快上嗓子眼,才算是有誠意?
因為這壽司裡除了有鮮大蝦、乾瓢、魚卵、黃瓜、鰻魚等好料外,還過分地要求廠商,要進那種最大粒的結實草莓,才能用來與壽司搭配,所以如果自認是大胃王,又愛嘗鮮者,應該可以大滿足。(吉田日本料理,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81巷21號,02-2709-9005~6)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