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債近來因西班牙、義大利殖利率飆升而有惡化可能,導致資源商品5月以來持續重挫,國際油價近一月來也大跌近17%,創下2008年底以來單月最大跌幅。投信業者建議,現階段宜選擇布局多元分散的資源基金,才能有效分散風險。
歐債紛擾再起,資源商品5月以來重挫連連,根據統計,國際油價五月初每桶價格還在百美元之上,才不過短短一個月時間,目前油價已經跌破90美元,累計今(2012)年以來跌幅已逾一成。
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認為,從基本、理性角度來看,油價合理範圍應該介於90美元至110美元間,有鑑於石油生產商邊際成本約每桶90美元,若國際局勢未再惡化,短期內90美元應該有強烈支撐。
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.葛瑞森(Neil Gregson)指出,歐債危機擴大,再加上中、美、歐PMI(採購經理人指數)數據都出現下滑,歐元區5月PMI指數更創近35個月來最大跌幅,景氣衰退沖淡市場對原油需求的預期,國際油價才會一度跌破88美元關卡。
不過,對於油價是否可能重演2009年的低點,奈爾.葛瑞森分析,目前景氣雖不足以支撐油價飆高,但若美國、中國經濟風險未持續升高,油價並不至回落至2009年水準,相關中小型的能源探勘股,也仍具投資機會。
若觀察近期天然資源基金績效,根據Lipper統計,近期即出現利空鈍化與低檔買盤介入後,陸續見到跌深反彈跡象。
至於油價一直跌,資源基金布局方式,奈爾.葛瑞森建議,投資人如果看好原物料的長線機會,不要重押單一原物料,儘量選擇同時布局能源、基礎金屬以及黃金的資源基金,讓投資組合更具彈性。
天達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喬培禮(Bradley George)則分析,一旦歐債議題告一段落,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可望於下半年重拾成長動能,將有助原物料市場後市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