撇開油電雙漲、美牛、證所稅及歐債問題,最近讓台灣人感覺不舒服的,就是下不停的豪雨及頻繁的地震,尤其伴隨著2012末日傳聞,不尋常的氣候更讓人感到不安。面對這樣的狀況,我們的身家財產隨時都有可能一夜消失,只能在平時多留意、多準備,才能在災害發生時把損失減到最低。
面對這些無常的天災,很多人的選擇是開始買相關的保險備而不用,這的確是最簡單的做法。但是面對自己的投資配置,筆者建議最好提高現金水位,才較為安心。
全球目前的金融商品市場搖搖欲墜,基礎非常薄弱,再加上此次淹水的區域,有些原本是房價被炒的亂七八糟的區域,淹水過後房價恐將應聲下跌。如此一來,房地產的投資人也將「看天吃飯」,深怕自己所投資的區域,遭受到莫名的天災侵襲。
再加上近年來地震頻傳,以日本為例,去年311大地震過後,經濟成長及股市皆受到重創,金融商品投資全球市場具有高度連動,只要某個區域發生巨變,其他市場也會遭受波及。過去我們都只從金融商品的專業面來評估風險,現在「天災」也逐漸成為投資前須要列入評估的風險條件之一了。
天災會造成人們內心對於未來的恐懼及不確定,而不確定性更是投資市場最大的殺手。要消除不確定性最好的方法,就是讓自己有充足的準備,可以把天災發生時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萬一自己哪天不幸面臨天災的摧殘,務必打起精神讓自己的生活盡快回復正常,這時只有足夠的現金,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快速回到正軌,所以筆者才會建議在天災頻仍的這個年代,可以改變自己的投資配置,讓現金充裕一些。否則只要災害一發生,金融商品的價格也會下挫,要到那時候才換成現金,必將蒙受不少的損失。
目前又有颱風快速接近台灣,根據氣象局報導將會帶給台灣超大的雨量,現在的豪雨,已經跟我們過去的認知完全不一樣了,只有做好防災準備,才能讓自己的身家財產,得到最大的保障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