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朋友聚會時聊天,席間有人聊到「台灣好像快沉了」,各方面的經濟指標都落後於亞洲各國,甚至有人開始擔憂起下一代到底該做什麼才好。至於我對於下一代要做什麼,反而不會特別悲觀。
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,整個社會自然會有新的產業出現,倒是對於我們這一代正在努力衝刺的人來說,各種方向的不確定性,會讓我們承受莫大的壓力。雖然我個人並沒有太多的不確定感,但是週遭看到很多公司亟欲轉型卻失敗的案例,仍然會讓人感到擔憂。
筆者所待的產業,從上個月以來,有許多大公司紛紛裁掉約三分之一左右的研發人員。因為釋出了這批研發人員,筆者原本以為我公司的招聘會容易一些,但事實卻完全相反。因為有大部分的人,都決定自己去開發時下最流行的APP。
以筆者這個產業來說,很多人的確認為會開發手機APP,就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,甚至創業就會成功,但我認為這是個被過度放大的市場。環顧台灣整體的APP市場,有那些公司開發出成功的APP,然後靠著這款APP獲利豐厚的?
我們最常聽到的是某某公司開發出一款受歡迎的APP,累積了數十萬次的下載量,然後新聞大概就到此為止了。因為我知道要靠APP本身來賺錢,就有一定的難度在,所以現在很多工作室轉型開始幫企業開發APP。
這兩年我相信市場上絕對有足夠的需求,但是這樣的光景是不是很像當年網路開始發展時,很多人開始幫企業設計網頁跟製作網站系統呢?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工作室的確賺到了錢,但是幾年過去,當初這些人還剩下多少?
筆者想表達的是,台灣人很會抓住機會賺時機財,但是對於長久的規劃就有所欠缺,台灣不管從大到小的企業,很多都是抓住時機就一飛衝天,但也由於缺乏對產業的長期認知,所以十年後都慘澹經營,大從雙D產業、小到網站設計工作室都是如此。如果要讓我們下一代有明確道路可以走,那就要從我們開始改變起,除了時機財之外,也要開始培養長遠的眼光吧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